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精).pptVIP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开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由此可见,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着人们实践的思想,意即世界观和人生观。无疑,中国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开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一节 关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观点; 康白情《论中国之民族气质》〔1919〕认为中国人民族气质具有某种共同点: “自尊自大,自满自足; 畏苦难,希逸乐; 创作力模仿力俱优; 尚寻常而不尚奇特,尚庸碌而不尚超迈; 事主实行,弃绝虚论,唯乏持恒之毅力; 崇古薄今,力循古式;;富“个次〞之独立性,自治力,而乏“群次〞之独立性,自治力; 强于消极之抵抗力,而绌于积极之抵抗力; 严守一己之秘密,而好探他人之秘密; 恩怨清楚,然气度宽大,恩不易忘,而怨则可以一语释之,翻为至好; 体质坚韧,潜力甚大。〞 ; 项退结《中国民族性研究》〔1986〕,中国人的国民性可以概括为八点: “数千年的传统使中国人把家视为最高价值; 中国人比较倾向全面性直观性的思考方法,它有些接近审美,而不接近逻辑; 中国人有持久和充分的活力,勤谨而有耐心;;中国人对周围的人认可与否极其敏感,极怕失面子,极爱荣誉; 中国人习于控制自发的冲动而与他人保持距离; 中国人倾向于间接的情感表示方式; 中国人比较爱好静的生活情调,表现于…… 中国人有明显的‘权威态度’,它导致保守、退缩、疑忌、彼此不信任; 中国人有大国与悠久历史的深厚意识,有时不免傲慢而轻视外人。〞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1987〕,中国民族特点有十端: 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守旧;马虎〔模糊〕;坚韧及残忍;韧性及弹性;圆熟老到。;李亦圆等《中国人的性格》〔1988〕,中国人有三组主要的价值取向: 对传统与权威取向,重农与重功名的趋向和仁义等道德趋向。 它导致了几种主要性格,即权威、保守、谦让、谨慎、依赖、顺从、忍耐、勤劳、节俭、安分等性格;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1990??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历史个性,可以用12个字加以概括: 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990〕认为中华农业文明的特征表现为: ①务实精神,善于处理实际事物。 ②循环论、恒久意识、变异观。 ③中庸之道与自然节奏。 ④尚农重农。 ⑤集权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生。 ⑥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张力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1993〕一文认为,中国文化精神可包括: ①人本精神。 ②生生精神。 ③内圣外王精神。 ④天地万物与吾一体的精神。 ⑤一而二,二而一的精神。;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994〕指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是: ①天人合一。 ②以人为本。 ③刚健有为。 ④贵和尚中。;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由七点: 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 刚柔相济——穷本探源的辩证精神; 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 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 和而不同——博采众长的文化会通精神; 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 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现代的丰富与开展。;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的核心内容;一、基本表述 张岱年先生屡次谈到关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问题。 “我认为,《易传》所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集中表述. ‘自强不息’即是勇敢前进的精神, ‘厚德载物’即是宽容和谐的精神。〞〔《我看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开展前景》,载《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一期〕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核心内容是 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亦即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载《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四期〕 ;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表达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儒家和儒学的理论归纳, 另一方面表达在以仁人志士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精神状态。刚健的内涵:刚是指有进取精神,不屈服于外力;健是指具有持久力。;1、儒家和儒学的理论归纳;孔子的这些思想,《易传》有进一步的开展。《易传》提出“自强不息〞的原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传》倡导的“自强不息〞可以说是最有概括性的典型的论述。;在先秦,不仅儒家主张刚健有为, 墨家的“非命〞、“尚力〞, 法家认为当时是“争于气力〞,主张耕战立国,走富国强兵之路,都是积极有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儒家思想以其现实精神和积极进取态度赢得了后人的欢送,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2、以仁人志士为代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6****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教育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