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故事简短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pdfVIP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成为一名清华大学教授需要几步? 首先,要有博士学位,其次,要取得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 机构相应职位,或具有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的学术水平。 但在30年代,清华大学却几次破格提拔一名初中毕业生,先 是打破院校制度,聘他为数学系助理员,仅一年半后又打破常 规,让他走上讲台给清华学子们教授数学。 这个人就是华罗庚。 他靠着顽强自学走进清华,从而开启数学人生,成为世界级 的数学大师,中国第一个提出知识经济的人,中国第一台计算机 研发的功勋科学家,更为重要的是,他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 数学家,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开创者。 收起玩心,苦学数学 1910年11月10 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金坛县。 父亲经营着一家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妻良母。因为老来得 子,父母对他特别溺爱。 在金坛老人的记忆中,华罗庚从小特别贪玩,经常逃学去看 戏,学习成绩不好。 金坛初级中学的数学老师李月波,就很为华罗庚感到头疼, 因为他考试经常考60分,有时还不及格。初一升初二时,数学还 是补考才得以通过。 老师都不喜欢他,断定他很难有远大的前程,直到一位名为 “王维克”的数学老师出现。 王维克从华罗庚字迹潦草、反复涂改的作业中,吃惊地发现 华罗庚在用多种方法解题。他不得不承认,这个看上去很不用功 的学生,在数学方面极有天赋。 有了王维克的认可,华罗庚对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 1925年夏天,华罗庚初中毕业。为了谋个好出路,他考入上 海中华职业学校。 正当他潜心求学之际,却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信件。家中杂货 铺的生意越来越冷清,已无力负担他的学杂费与食宿费。考虑到 父母的艰辛与劳累,华罗庚只好辍学回到金坛。 当他背上行囊返乡时,可能都没想到,他以优秀成绩拿到的 初中学历,便成了他一生的最终学历。 勤奋自学,痴迷数学 哪怕辍学回乡,华罗庚也没有放弃数学。无法求学,那就自 学。 每天天不亮,华罗庚就早早起床,借着微弱的油灯,拿起数 学书本认真研读。 他白天在店铺忙生意,等顾客一走,就迫不及待地埋头看 书、解题。 由于痴迷数学,华罗庚做生意时常出错,有时拿错顾客想要 的东西,有时给顾客找多了钱。 有一天,杂货铺进来一位老乡,问: “多少钱一支线?” 华罗庚正在计算一道数学难题,一时入了迷,头也不抬脱口 而出 “853729!” 老乡一听,吓了一跳, “一支棉线怎么会值这么多钱?” 坐在一旁的父亲华老祥赶紧走过来解释,可老乡还是怒气冲 冲地走了。 华老祥又气又急,一把抢到华罗庚的算习题,就要往火炉里 扔,华罗庚见状赶紧拿起书本离开。 后来只要华老祥看见他读书,直接就动手抢,弄得华罗庚把 书本东藏西藏。但华罗庚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反对,而动摇自学数 学的决心。 只要父亲外出,华罗庚就会偷偷把书拿出来读,在 “分秒必 争”的学习中,他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 1926年,苏家驹发表论文 《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震 惊了整个数学界。因为早在1816年,数学家阿贝尔已经证明五次 方程式不可解。 受到苏家驹的启发,华罗庚开始研究代数的五次方程式,经 过一个月的反复验算,他发现阿贝尔的观点条理清晰,无懈可 击,反而苏家驹的解法存在一个错误。 他想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没写几行就停笔了,他 担心反驳大名鼎鼎的教授会引起麻烦。 是王维克老师鼓励他: “就是圣人也难免有错,只要你讲得 有道理,苏教授会赞同的。你不必担心,认真去做吧!”华罗庚才 把文章写好,寄给了上海的 《科学》杂志社。 1930年底, 《科学》期刊以来件的形式,发表了 《苏家驹之 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引起了强烈反响。 清华算学系的著名教授熊庆来看到了这篇文章,禁不住拍案 叫绝,他被华罗庚的谦逊与智慧所折服,四处打听华罗庚是什么 人。 但他查遍了清华大学的归国留学生名录,也没有找到这个 “华罗庚”来。 直到数学系一位来自金坛的助教听到后,告诉熊庆来: “华 罗庚只是一名初中毕业生,在金坛中学当庶务员。” 熊庆来一听更激动,他极力跟学校有关部门争取,希望能聘 任华罗庚,给这个刻苦自学的年轻人一个

文档评论(0)

企业标准录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从事商标,知识产权,工商税务,资质办理等工作,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