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七下古诗词预习之古代诗歌五首-寒假七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

专题10 七下古诗词预习之古代诗歌五首-寒假七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0 七下古诗词预习之古代诗歌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 【原文】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简介】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 \t /item/%E7%99%BB%E5%B9%BD%E5%B7%9E%E5%8F%B0%E6%AD%8C/_blank 陈子昂创作的诗歌。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作者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 \t /item/%E7%99%BB%E5%B9%BD%E5%B7%9E%E5%8F%B0%E6%AD%8C/_blank 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其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 ? 《望岳》是唐代诗人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杜甫创作的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泰山雄伟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卓然独立、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作者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李白并称“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 \t /item/%E6%9C%9B%E5%B2%B3/_blank 杜工部集》。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t /item/%E7%99%BB%E9%A3%9E%E6%9D%A5%E5%B3%B0/_blank 王安石创作的一首 \t /item/%E7%99%BB%E9%A3%9E%E6%9D%A5%E5%B3%B0/_b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0130199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