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案.pdf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庖丁解牛》是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选取 诸子学说及古代史籍的著名篇目,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思考其文化内涵 和现实意义。《庖丁解牛》从选修课文变为必修课文,且提前至高一年级,体现 出新课标对中华文化重要思想及理念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庖丁解牛》是庄 子寓言杰作之一,虽然删改后篇幅不长,注释详尽,但要在实际教学中做到引导 学生初步了解道家思想,感受庄子散文之美,并体味其中蕴含的深邃哲意,依然 存在一定难度。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庄子的《逍遥游》和《秋水》节选,对庄 子善用寓言说理有所了解,再加上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这为 《庖丁 解牛》的学习提供了理解能力上的支撑。但《庖丁解牛》生字词较多、哲理内涵 较复杂,部分学生可能对这类有一定难度的文言课文缺乏学习热情,甚至产生排 斥心理。所以,教学中首先仍应该解决课文的理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文本 内涵的探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 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设计思路] 《庖丁解牛》是一个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的小故事。虽然是两个人的对 话交流,但主要是庖丁在说,文惠君只讲了两句非常简短的话。可以将文惠君之 言作为教学切人点,先围绕文惠君之 “惑”进行探究,再围绕文惠君之 “得”深 入拓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勇敢说出自己的见解,甚至辩驳交锋, 使课堂不仅存在师生交流,更有活跃的生生互动,重视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感受庄子散文特色及语言之美。 2.通过诵读体悟、合作探究,增强学生思辨能力,领会含蓄深远的寓意。 3.体会“养生之道”的内涵,初步了解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并思考其启示和现 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意,了解庄子散文特色及课文寓意。 难点:理解 “养生之道”的内涵,能够结合实际思考社会、感悟人生,增强文化 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援引旧知,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 《逍遥游》和《秋水》中的部分名句,请一两名同学结合课前预 习所得,简单谈谈自己对庄子或其作品的了解。教师适当补充。 明确: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其文想象丰富瑰丽, 语言优美灵动,常常把艰涩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易懂。代表作品为《庄子》,其 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 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引出对庄子寓言杰作之一《庖丁解牛》的学习。 (设计意图:联系之前所学庄子名篇,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和知识点切入,尽 可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排斥心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检查学生预习效 果,培养学生自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初读:梳理字词,整体感知 1.一个小组齐声诵读,结束后其他学生发言纠正。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总结并 强调重要字词的正确读音及意义。 字音: 足之所履 lǚ 膝之所踦 yǐ 导大窾kuăn 批大郤xì 技

文档评论(0)

yalong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郑州亚龙软件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10105551641138G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