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田坞园区沈澄《林间最后的小孩》有感.docx

幼儿园:田坞园区沈澄《林间最后的小孩》有感.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间最后的小孩》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道:“老爸,为什么你小时候比我们现在要有趣得多?”这是作者洛夫的孩子向他发出的疑问。 看到这样的询问,我内心里有个地方被触动到,现在大多数的孩子缺乏的不是物质,而是大自然。很少有人意识到孩子们的天性原本就是亲近大自然的。 城市的生活,轻易地剥夺了孩子们在自然中生长的权利,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如今农村的现实也是孩子被电子产品绑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模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序言中写到:“2009年一项对16个国家的2400位母亲进行的调查中,87%的母亲表示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孩子玩耍互动,也有54%的母亲表示希望自己能坦然接受孩子在户外玩耍时浑身搞得很脏”可能最有趣的是以下这个数据: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 的确,当我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想我是震惊的,继而又是痛心的。人类与自然的日渐疏离,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日渐现代化的社会的崛起,那清澈见底的小溪、生机盎然的森林,一望无际的原野却等同的在一点点的流失。 人类成为了蜗居在钢筋混泥土丛林中的动物,围绕身边的是大量的工厂废气、汽车尾气、嘈杂的噪音;成为了高科技产品的奴役,被它一点点的蚕食,自己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大自然不仅滋养我们的精神,同时也承载着我们的生命。儿童时期怎样面对自然,以及将来他们怎样教育自己的后代面对自然,将会决定我们孩子未来的生活、工作、家庭、人生和事业等所有的形式和形态。 洛夫指出儿童与大自然关系的断裂问题,并命名了“自然缺失症”,指出与自然的直接接触是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并更新了大量的证据,表明儿童与自然的断裂和肥胖症、注意力缺陷、抑郁症等上升之间的关系。 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自然是有灵性的,与自然对话,是医治身心健康最有效的良药。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的快乐是孩子身心健康获益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社会越浮躁,人类越要亲近大自然。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