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天净沙.秋思 天闻数媒 元曲 “曲”分类 剧曲:用于演出的戏剧作品 散曲 散套:是同一宫调(一种曲调模式)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体制短小,大多数为只曲,每首各自为韵,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首短词。 预习检测 天闻数媒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杂剧有《汉宫秋》、《荐福碑》、《青衫泪》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天闻数媒 诵读感知 1.自读这首小令,注意语气及节奏的把握。 2.听读这首小令,初步体会情感。 天闻数媒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提示:注意节奏 读一读: 天闻数媒 自学探究 天闻数媒 1.你认为本首小令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2.这首小令哪句最能直观地反映这一情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悲 苦 之情,探寻根源,与他所处时代关系甚大。 作为极富才华的文人, 作者年轻时曾有着远大的抱负与梦想,但它所生活的时代,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民族压迫政策,以致于他和大多数汉族知识分子一样,一生都在穷困潦倒中漂泊流离,倍受远离故土和壮志难酬的深沉煎熬,因此悲凉愁苦便成了他们情感的主旋律,而借助于特定的景物,以文字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情思就是这一主旋律的宣泄。 天闻数媒 研读赏析 1.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首小令中都写了哪些景致?选出对你感触最深的景致,采用“读了 一句使我感触最深,因为 ”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天闻数媒 枯藤老树昏鸦 萧瑟之景 天闻数媒 小桥流水人家 旅途所见之 实在景象 内心向往之 精神家园 天闻数媒 小桥流水人家 柳暗花明又一村 恬静之景 天闻数媒 古道西风瘦马 西风,指秋风。 道,象征人生之路。 古,破旧之意。 天闻数媒 古道西风瘦马 瘦,实际上写人,表现了旅途生活的艰辛。 天闻数媒 古道西风瘦马 凄苦之景 天闻数媒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点睛之笔,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 天闻数媒 2.本首小令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这 样的写法一般被称之为 或 。 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 天闻数媒 课堂训练 该首小令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抒情性的语言把本文所创设的意境用现代文的方式表现出来。 天闻数媒 意境就是指作家在作品中所描绘的 客观图景和作家在作品中所要表现 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 种艺术境界。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以诗作画 天闻数媒 比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秋思 天净沙 天闻数媒 课堂检测 1.元曲可分为 和 两种。 2.本首小令课题中天净沙是 ,秋思是 。 3.马致远是 代 家和 家,他的主要作品有 等。 他与 、 、 并称 。 4.本文采用 写法表达 的 之情。 剧曲 散曲 曲牌名 题目 元 《汉宫秋》 杂剧 散曲 《青衫泪》 《黄粱梦》 关汉卿 郑光祖 白朴 元曲四大家 寄情于景 孤寂愁苦 思乡 天闻数媒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