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生产性毒物危害.ppt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预防生产性毒物危害 演讲人 01. 生产性毒物的种类 02. 03. 目录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 预防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措施 1 生产性毒物的种类 化学性毒物 气体毒物:如氯气、氨气等,吸入后可引起中毒 1 液体毒物:如苯、甲苯等,接触皮肤或吸入后可引起中毒 2 固体毒物:如铅、汞等,吸入或接触后可引起中毒 3 混合毒物:如油漆、胶水等,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可引起中毒 4 物理性毒物 粉尘:如石棉、煤尘等,可引起尘肺病等职业病 噪声:如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可导致听力损伤 振动:如机械设备产生的振动,可导致手臂振动病 辐射:如X射线、紫外线等,可导致皮肤损伤、白内障等疾病 01 02 03 04 生物性毒物 细菌:如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 病毒: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 真菌:如曲霉菌、念珠菌等,可引起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引起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 01 03 02 04 2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01 呼吸系统:吸入有毒气体,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 02 神经系统:接触有毒物质,可能导致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03 消化系统:摄入有毒物质,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04 皮肤:接触有毒物质,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红肿、瘙痒等症状 05 生殖系统:长期接触有毒物质,可能导致不孕不育、胎儿畸形等症状 06 免疫系统:长期接触有毒物质,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对环境的影响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生产性毒物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空气、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污染的空气会影响人们的呼吸系统,导致呼吸道疾病。 污染的水体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污染的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降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生产性毒物危害可能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生产性毒物危害可能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影响企业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生产性毒物危害可能导致员工健康受损,增加企业医疗支出和工伤赔偿。 生产性毒物危害可能导致政府监管力度加大,增加企业合规成本。 3 预防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措施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生产性毒物危害防治法律法规,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职责。 0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02 建立健全生产性毒物危害防治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03 建立生产性毒物危害防治的举报和投诉机制,鼓励企业和员工积极参与监督和举报。 04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生产安全 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2019 佩戴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01 2020 遵守操作规程: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 02 2021 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防护技能 03 2022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换衣服等 04 THANK YOU

文档评论(0)

奋斗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做专业的知识领域分享者

认证主体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