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

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上饶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部分高中学校3月第一次大联考高二语文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和下册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绘画、园林、建筑、戏曲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艺术浸润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天,充分开掘传统艺术宝库,发挥传统艺术的美育功能,对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构筑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艺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丰厚土壤,既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国传统艺术更是种类多样,特色鲜明。以历史悠久的中国书法为例,它通过篆、隶、楷、行、草等不同形态的书体,通过点线变化、字形组合、章法布白,展现神采气韵和节奏律动,显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传统书法融汇汉字之美、书者情感和中华美学精神,深受中国人喜欢,成为活在当下的文化遗产。 中国戏曲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被称作世界三大古戏剧。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中国戏曲历经千余年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一直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长久以来,许多经典剧目通过“形于美”“动于情”“达于礼”“致于和”来实现其社会功能,它们在主题意蕴上弘扬正气,褒奖忠义,鞭挞丑恶,观众能通过这些剧目观照现实生活中的忠与奸、美与丑、善与恶,从而明辨是非,通情达理。 可以说,中国传统艺术凝结着历代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心血,是对现实生活体验和认知的凝练升华;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开掘传统艺术的丰富矿藏和深厚内涵,不仅要看到传统艺术的艺术价值,也要看到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看到传统艺术背后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传统艺术成为涵养当代中国人心灵的重要源泉。 (摘编自龙开胜《充分发挥传统艺术的美育功能》) 材料二: 如今,美术不再只是启迪心灵、提升修养的纯艺术,更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美术正成为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的“有为之学”。 坐落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段村镇的横坡村,1平方公里的土地“挤”着两山五岭九条沟。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四校师生深入这个山圪梁上的小村庄,以设计创新来改造传统民居,在保留老窑洞风貌的同时,引入必要的现代生活设施,使一孔孔老窑洞旧貌换新颜。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深入研究当地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通过设计创新激活当地传统文化,并将特色元素融入服饰、包袋等产品设计中。这些产品在伦敦设计节上一经亮相,便大受欢迎,许多样品被外国观众一抢而空。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传统和资源,以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自觉实践。 漫步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艺术街,提升改造后的沿街建筑外墙焕然一新。每栋建筑都披上了彩绘“外衣”,其中不乏罗中立、庞茂琨等名家的美术作品。新建的艺术廊,既是贴近生活的展陈空间,又是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使居民和游客都能更近距离地感受黄桷坪浓厚的艺术气息与创造活力。在各地,越来越多美术工作者将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融入城市规划和景观营造。北京城市色彩规划设计、雄安新区“城市家具”规划设计、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等千余项大型城市设计项目,让都市生活更加缤纷多彩。 一批美术工作者将满足人民的实际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设计创新。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国家级设计类展览——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上,从新型可变编组动车组工业设计,到超薄智能键盘设计,再到能感知人体温度、湿度而做出相应响应的服装设计,观众不仅可以看到设计领域的新理念、新产品,更能深刻感受到中国设计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不断增强原创能力,持续为人们生活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与美学引领的新风尚。纵览我国工业设计领域“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的参赛作品,同样可以发现,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审美的时空界限,带来全新的价值观照。当代中国设计在改善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美术工作者以火热的激情、优质的艺术与设计资源,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探索出“自然建造”“生态织造”等设计新方法,总结出“山水城乡”四方融合、“文教商旅”四维联动等发展新模式,找到了艺术设计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社会发展的现实路径。 (摘编自高世名《满足审美新期待服务美好新生活》) 1. 下

文档评论(0)

134****32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