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资料从经济研究与AER发文比较分析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docx

财务管理资料从经济研究与AER发文比较分析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号: 时间:2023年x月x日 财务管理资料大全 页码:第 PAGE 1页 共 NUMPAGES 1页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从《经济研究》与AER发文比较分析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 李子奈 霍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Comparison Study on the Econometric Papers in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and AER 摘要:论文对《经济研究》和AER20余年发表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论文进行了多方面的统计分析;然后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都出了若干关于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的启示和结论。 ㈠ 相关问题的提出 ⒈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合适的内容的分支学科。 人们一般认为,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Frish)于1926年提出“Econometrics”, 1930年12月29日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和由她创办的学术刊物《Econometrica》于1933年正式出版,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正式诞生了。计量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经过40、50年代的大发展和60年代的大扩张,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正如著名计量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R.Klein)在《A Textbook of Econometrics》的序言中所评价的,“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P.Samuelson)甚至说,“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应该说,到60年代,作为一个学科已经成熟。R.Frish、T.Haavelmo、L.R.Klein分别获得1969、1989、198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活动复杂性增强和计量经济学应用领域的扩展,计量经济学理论方式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计量经济学家两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于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J.Heckman(赫克曼)和D.McFaddan(麦克法登),R. F. Engle(恩格勒)和C.W. J. Granger(格兰杰)由于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而于2003年获奖。现代计量经济学(也称非经典计量经济学)已经形成了微观计量经济学、现代宏观计量经济学、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平行数据(Panel Data)计量经济学等分支。 ⒉ 计量经济学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相关专业中开设,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它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在第一次会议上,讨论并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其中包括《计量经济学》。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在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开设,教师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基础,尤其是数学和理论经济学基础得到了加强。而应用研究也已经普遍开展,翻开国内主要的经济类学术期刊,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分析中国现实经济相关问题,已经成为论文的主体。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关于中国的主流经济学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描述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现代宏观、微观经济学?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但是,对于以计量经济学为主要理论方式方法的经济数量分析,意见是一致的,应该加以发展与应用。 ⒊ 争论仍然存在 争论之一是目前中国的经济研究是否已经“过度数量化”。这一争论是与关于主流经济学的争论相联系的。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主流经济学的学者,在指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在数学方面用得不够,只注重定性分析而缺少对现实相关问题的定量分析,这是需要加强”的同时,提出了必须反对“经济学的过度数学化”倾向。 争论之二是关于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式方法是否已经过时的争论。这一争论出现在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内部,是否只有应用现代的复杂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方式方法才具有高水平?是否应该将现代计量经济学大量引入本科教学之中? ⒋ 本文的目的 本文并不试图明确地回答上述争论,只是试图通过事实给出一些启示。 所谓事实,就是关于中国的《经济研究》和美国的《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ER)近20余年发文的统计分析。为什么选择这两份刊物,一是它们分别是各自国家的最

文档评论(0)

177****96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