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植的动物赋创作.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曹植的动物赋创作 “自从皇帝开始传播以来,文学发生了变化,建安结束了,区域体系结束了。魏武以相王之尊, 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 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 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 故俊才云蒸。”政治环境的安定, 统治者的积极提倡, 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 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基于前代文学积淀, 文人经过集体努力终促成了以诗赋为主体的建安文学“彬彬之盛”的局面。其中咏物类的动物赋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建安现存动物赋21篇, 如下: 祢衡:《鹦鹉赋》 (存) 杨修:《孔雀赋并序》 (存) 王粲:《白鹤赋》 (残) 《鶡赋》 (存) 《莺赋》 (存) 《鹦鹉赋》 (存) 陈琳:《鹦鹉赋》 (存) 《悼龟赋》 (残) 阮瑀:《鹦鹉赋》 (存) 应玚:《鹦鹉赋》 (存) 《愍骥赋》 (存) 曹操:《鶡鸡赋序》 (佚) 曹丕:《莺赋》 (存) 曹植:《白鹤赋》 (存) 《鶡赋》 (存) 《鹦鹉赋》 (存) 《离檄雁赋》 (存) 《鹞雀赋》 (残) 《神龟赋》 (存) 《蝉赋》 (存) 《蝙蝠赋》 (残) 从动物赋的创作情况看, 三曹以及七子中的王粲、陈琳、阮玙、应玚等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参与了创作, 其中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动物赋的作家, 现存动物赋8篇。可见, 动物赋作为赋之一种已颇受关注。建安动物赋, 既能摆脱两汉动物赋载道讽喻的体物模式, 做到“物以情观”,使体物与情志紧密结合;又能“铺采摛文”做到“丽辞雅义”,使情之经与理之纬紧密无间;最终达到了“符采相胜”的艺术境界。兹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 独特的体物特征 (一) 中国古代生物艺术中的鸟类赋 两汉动物赋中鸟类赋已占相当的比例, 现存18篇中有10篇是鸟类赋。而建安鸟类赋创作的热度有增无减, 现存21篇动物赋中, 鸟类赋竟多达17篇, 引领文坛的三曹、七子中的王粲、阮瑀、陈琳, 以及弥衡、杨修等都写了鸟类赋。究其原因, 中国的农耕文化决定了人毕生与土地相维系, 文学作品中对飞鸟的关注, 体现了人类对飞翔的渴望;且鸟类颇具赏玩性的外形与鸣声也极易成为文人笔下娱情的对象。 (二) 特殊品质的物质性 建安动物赋中所描写的动物多具有并天地之灵气、“超群类而莫与”的殊质。建安动物赋中多描绘动物殊质的词语, 仅就对鹦鹉的描写看:祢衡《鹦鹉赋》中的“奇姿”、“殊智”;陈琳《鹦鹉赋》的“殊形”;应玚《鹦鹉赋》的“殊色”;曹植《鹦鹉赋》中的“殊名”等。其他如应玚《愍骥赋》中的“殊恣”, 曹植《离檄雁赋》中的“殊异”等。值得一提的是, 建安赋家写动物的“殊质”, 不忽略物貌、物态, 但更注重对其内在特殊品性的描绘:如祢衡《鹦鹉赋》中的“鹦鹉”, “体金精之妙质兮, 合火德之明辉。性辩慧而能言兮, 才聪明以识机”, “虽同族于羽毛, 因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 焉比德于众禽”。王粲的《鶡赋》既欣赏鶡“外服乾刚之正气, 被淳駹之质羽”的外表, 又对它的“信才勇而劲武”、“厉廉风与猛节”的品质, 做出了“超群类而莫与”的肯定。曹植《离檄雁赋》对离檄雁的外表不作详细描绘, 关注的是其“含中和之纯气兮, 赴四节而征行”的禀性:“远玄冬于南裔兮, 避炎夏乎朔方。白露凄以飞扬兮, 秋风发乎西商。”对动物殊质的吟咏, 充分体现了建安时人对事物超群品性的关注, 从侧面反映了其对自身卓越才华的认可, 以及内外兼善的审美观。 (三) 设计合理的赋创作关键因素 建安存鶡赋三篇, 分别由曹操、曹植、王粲等创作。曹操是建安政坛领袖, 而曹植是文坛领军人物, 王粲又是七子中最有成就的赋家, 依当时统治者倡导, 众文士随和的风气看, 建安鶡赋创作应不止3篇。此外, 在建安仅存的八篇动物诗中, 鶡类诗就占三篇, 分别为曹植、陈琳、应4所作, 可见在时人眼中鶡是颇具代表性的动物。鶡之所以受关注, 固然与其颇具赏玩的秉性相关, 而三篇鶡赋所咏, 不离曹操在《鶡鸡赋序》中定下的基调:“鶡鸡猛气, 其斗终无胜负, 期于必死”, 歌颂的是一种尚武的, 勇往直前、奋斗不息的精神;王粲的《鶡赋》中写到:“信才勇而劲武”, “服乾刚之正气”;曹植《鶡赋》曰:“甘沉殒而重辱, 有节侠之义矩”, 对鶡的歌颂均体现了建安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 鶡可说是建安时代精神的表征。 二、 以形象互通为例的创作活动,主要有三种不同的风格 建安时期“魏武以向往之尊, 雅爱诗章”, “设天网以该之, 顿八纮以掩之”,广揽文士, 形成了邺下文人集团。他们“行则连舆, 止则接席, 每至觞酌流行, 丝竹并奏, 酒酣耳热, 仰而赋诗”,“洒笔以成酣歌, 和墨以藉笑谈”,喜用同题共作的方式互相切磋。这作为建安文学的一种现象, 同样出现在动物赋的创作中。建安同题共作的动物赋有:六篇鹦鹉赋、三篇鶡赋、两篇莺赋、两篇鹤赋、两篇龟赋等, 数量已超半数, 有力推动了建安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