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2-2023学年湖北 高二元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x

高中语文:2022-2023学年湖北 高二元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高二元月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23.1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谓尊时,就是“待时而动”、“与时偕行”,就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意即要顺应,进而引领历史形势和时代潮流。所谓守位,乃是根据自己的职位、地位、身份、权限来生活和工作。“尊时守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尊时与守位是个统一的整体,尊时必须守位,守位一定要尊时;而贯穿其中的基本精神必须是崇尚道义、敬德保民,坚持以道义尊时守位。 实践表明,客观上相同的时和位,对于持不同立场,立足于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人来说,并不一样。因此,“尊时”应当尊什么“时”,“守位”应当守什么“位”,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是奴隶社会没落衰败之时,另一方面却是新兴地主阶级蓬勃生长之时。那么“尊时”,究竟是应当顽固地坚持旧的时代秩序,还是勇敢地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守位”是守没落的奴隶主之“位”,还是新兴地主之“位”?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择。周公的时位观不同于纣王,也不同于管蔡;而孔子的时位观也不同于鲁国贵族的“三桓”,更不同于伯夷叔齐。墨家、法家正是由于自己选择的尊时守位,才不能见容于当时中原的齐、鲁、韩、魏诸国的当权者,不得不远走南楚和西秦。 由此可见,“尊时”决不应当只根据自己的一己之利去趋炎附势、投机取巧,而“守位”更不是贪恋个人的某些暂时权位,享安富尊荣。真正的尊时守位,应当是指行为的主体者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 清醒、自觉地把握时代的主流,坚持正确的方向,代表着社会先进势力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明智地选择好自己的岗位,努力奋斗,去创造历史。为此,他们必须抗击逆流,克服险阻,有时甚至会牺牲自身的暂时或局部利益,使其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体现在自身的实践中。 既然人们的“时”“位”观中具有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内容,而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也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展现的;那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对于我们的尊时守位来说就是极为重要的。只有这样,处在一定时空中的主体,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选择,“尊”真正的“时”,“守”正确的“位”。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历代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之所以高尚,事业之所以成功,都是由于他们能够在坚持尊时守位之中,践行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作指导来尊时守位,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像雷锋、焦裕禄、杨善洲等英雄模范,个个都是尊时守位的光辉榜样!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通过“尊时守位”来彰显。同样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也正是凭借他们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尊时守位的劳动和贡献中保存下来并且不断发扬光大。今天,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时守位仍然是重要基石。无论什么人,做什么事,都应该发扬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以高度的精神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尊时守位加以贯彻和落实。 (摘编自王颖、陈瑛《论“尊时守位”》) 材料二: 春节期间邂逅两个词:“外出守岁”出自大年初一的央视晚间新闻;“春节游行”出自春节前夕的《光明日报》。笔者以为,前者,如果是参加家庭之外的迎新活动,那是东施效颦;后者也许是欧洲小镇人过中国年的不得要领。二者都算混搭。其中外出守岁,是否偏离了春节尊时守位的精神价值? 进入腊八,一直到元宵,特别是除夕和初一,几乎每一天,都有特定的意义,中国家庭都会自觉对标。这是春节的时间性。公务人员、职员、商人、农民、学生及各色人等,随着春节的临近,无不迅速回归作为一个家庭的角色。一场数亿人次的大迁徙,就是回家乡、去团圆,这是春节为人儿女、为人父母的“人本位”取向。 旅游过年再怎么时兴,也一定以家庭组团为基本模式;央视春晚再怎么创新,也必须以家庭团圆为基本取向。除夕是辞旧迎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