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教材资料.docxVIP

最新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教材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教材 企业文化专员 王连华 一、什么是新闻 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导 简单地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导。具体地讲,新闻是一 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 新鲜的;在价值上是大家关心和需要的;并且需要通过新闻工具和 其它各种手段进行报导传播。 “舆”:舆论工具 2 、“News” 一说是由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四个字 的第一个字母拼起来的; 二说是新(New)这个词的意思引伸出来的。 综合两点, News 就是新的、东南西北发生的事情,这就是新闻。 3、信息与新闻 凡是能增进对客观事物了解的消息、情况、情报、资料、知识等等 都是信息。新闻与信息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新闻是信息, 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新闻,也就是说,新闻是信息的一部份,是 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 4、新闻是变化着的生活的记载,没有变化(或者价值),就没有新闻。 比如,我们每天吃饭睡觉,这不是新闻,而宇航员在太空吃饭睡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觉,这就是新闻;一个人送给另一个 20 元钱不是新闻,但大家为遭 遇不幸的人组织捐款活动每人送 20 元(或者不等)就是新闻;普通动 物的繁殖, 是非常普通的事情, 但小羊 “多莉”的诞生,却哄动全世界, 因为“多莉”是细胞克隆出来的,它标志着生物学进程的重大突破; 狗咬人不是新闻,但人咬狗就是新闻 5、 6 、新闻的局限性:小新闻与大新闻。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二、掌握采访与写作两套本领 采访与写作,是构成新闻学的两个重要部份,是密切相联不可分 割的有机整体。采访是研究实际问题、认识客观事物、搜集新闻素材 的开始;写作是分析客观事物、消化和提炼新闻素材的加工阶段。采 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提高和升华。新闻界有个 流行说话,叫做“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些前人的实践经验,对我们 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讲这么一段道理,是想为后面研讨的问题作点铺垫,下面我们来看 一篇示范新闻。 青山如画屏,人来鸟不惊。和煦的阳光从茂密的树枝间洒下来,古丈县红石林 镇老司岩村年近七旬的黄太星老人站在一棵如虬的松树下,扯起一朵算盘珠子大 的枞菌,放在鼻下嗅了嗅,耳边传来阵阵鸟儿欢畅的鸣唱,老人心里有种无法言 状的愉悦。他忍不住很有成就感地吼了几句高腔,正在吃草的水牛回过头来,鸟 儿也听得痴了。村后这块方圆近 20 亩的林子,显得那末静谧。 自从包产到户分得这片林地以来,黄太星每天有事没事,有空没空,都要到树 林里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站一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今年 69 岁的黄太星,由于成家晚、经济底子薄,加之10 多年前砍柴时从 10 多 米的坎上摔下来,花了不少钱才医好,于是日子过得清苦。分自留地那阵,黄太 星要了村后那块别人看不上眼的土质较差的林地。 20 多年来,黄太星坚持精心培 管和看护,自己从来都舍不得砍一根。这些年来,老人与可爱的松树柏树杉树朝 夕相处,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他视它们为有灵性的生物,可以跟它们交流,可以 向它们倾诉。如今,这松柏杉相间的树林郁郁葱葱,百鸟欢唱,千花竞艳,被人 们称为村寨的“肺”。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块好树林也会“招谁惹谁”,刺别人的眼睛。 有人知道他家里艰难,想出钱来买。可黄太星说:“这些树从手杆子粗长到现在 这么大,要几十年时间,不容易啊。这片树是分给我的,同时也是整个村的。若 是为了要用钱,山上的树都被砍光了,光秃秃的,就像人没穿衣服一样,没有了 生气,没有了灵气,我们生活的环境也不好,空气也不新鲜,钱再多又有什么用 呢?” 明买不成,于是就有人想盗伐。尽管黄太星看得勤,看得紧,但百密总有一疏, 更何况“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去年春季,村里有个年轻人夜半间偷砍去一 棵柏树,仗着力气好,将挨近根部的“蔸筒”扛到河里卖了 70 块钱。第二天,黄 太星站在周围全是木屑的树蔸边,泪水忍不住掉了下来。为此事,老人喝了几天 闷酒,酷爱拉二胡的他,把酸心和烦闷付诸低沉的琴声。对于乱砍滥伐和偷树卖 钱的行为,老人深恶痛绝:钱是得一个用一个,用了就了了,但是那树呢,要长 几十年才用得着,那是砍一根就少一根啊!树长得再快,也比不上那些钻进钱眼 的人斧头快呀。成天只想着去做杀鸡取卵的败家子事,不去想怎么样搞好生产, 怎么样发家致富,做这些事不是作孽么?树偷光了还能去干什么?! 为了心中那片绿荫,为了给村子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为了将数十年的绿色 情结留给后人,这位甘守清贫的土家老人,矢志将守林护林进行到底。 树,在一天天长高长大,而护林的人,却在别人的不理解中一天乾坤老去。 另一篇: 七旬导游,石林飞歌 (通讯上) 一)、关于采访 1、要做有心人 要留心,要对新闻敏感

文档评论(0)

yanlei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