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布鲁氏菌病疫情专项调查.docx

201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布鲁氏菌病疫情专项调查.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布鲁氏菌病疫情专项调查 乌兰市位于内蒙古中部,东西方向1883公里,南北方向422公里,总面积5.4万公里。全市现辖11个旗县市区, 总人口273万。是布鲁氏菌病历史疫区 (以下简称布病) 。近年来, 由于养殖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牲畜存栏数量激增, 人、畜间接触机会相对增多等因素, 造成人间布病疫情在市所辖11个旗县市区广泛流行。目前布病疫情已严重影响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1 材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资料来源于2010年乌兰察布市布病疫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统数据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统计数据。 1.2 方法和评估标准 调查对象的临床诊断和血清学特异性诊断均按《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ws269-2007) 进行。 1.3 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取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 每个旗县抽取布病病情轻、中、重3个乡镇, 每乡镇随机抽取3个村或嘎查。每乡镇至少调查200人。每个旗县至少调查600人, 采用统一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间布病患病率、漏报率、感染率、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等。 1.4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 畜间疫情诊断与判定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和农业部畜牧局主编的《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和其他有关规定进行, 方法采用试管凝集实验1:25等倍稀释。 2 结果 2.1 血清学检查情况 本次流调确定11个旗县市区33个乡镇苏木188个自然村, 共抽查人口数85894人, 实检人口6980例, 受检率0.081%, 血清学检测6972例。畜间布病疫情调查选择商都县十八顷乡赵家村、小庙村进行。 2.2 布鲁氏菌感染情况 本次流调确诊新发布病患者785例, 确诊布病现患903例, 患病率12.94%。布鲁氏菌感染人数591例, 感染率8.48%。居民布病漏报率为48.03%。 2.3 血清学检测方法 (1) 赵家村从2009年起在没有进行检疫的情况下, 对成畜进行了3次强制免疫。免疫方式前两次采用牲畜自然饮水免疫, 后一次于2009年10月底到11月初采取逐只灌服的方法进行了普免, 2010年3月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100只进行了血清学检测, 其中2只阳性, 考虑判定为染疫病羊, 其余全部阴性 (4个月后) 。 (2) 小庙村从2007年起对成畜进行了普免免疫, 最后一次于2009年3月底到4月初采取逐只灌服的方法进行了普免, 本次检测时已全部转阴, 未检出染疫病羊。 对调查地区7-70岁从事饲养、放牧、屠宰、加工、贩卖职业等的重点人群6998人以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布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了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6763份, 人群布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4.72%, 其中布病基本知识知晓率55.38%, 布病危险因素知晓率44.97%, 布病防治常识知晓率42.08%。 3 布病防治对策及应对 调查地区患病率为12.93%, 究其原因主要与布病病程较长, 难以治愈相关, 也与布病患者慢性化率较高相关。 应对策略: (1) 加强监测, 提高主动发现病人的能力, 降低慢性化率。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主动就医, 接受正规治疗的意识, 缩短病程降低慢性化率。 (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和水平, 缩短病程降低慢性化率。 调查地区居民布病漏报率为48.03%。均为漏治漏报, 即患者未接受正规医疗或疾控部门的诊断所产生的漏报。应对策略: (1) 加强监测, 提高主动发现病人的能力。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布病危害的的认识。 调查人群布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4.72%, 提高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是消灭布病传播因子、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应对策略:针对职业人群对的认知水平和布病防护意识低下和不足的特点, 应根据不同职业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基于调查地区畜间免疫效价转阴的情况, 建议畜牧部门尽快开展畜间免疫效果评价, 畜间疫苗保护率和保护时间等问题值得重视, 需要深入探讨, 防止新的畜间疫情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