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四上四下1.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

【中小学】四上四下1.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 xxxxxxxxxxxx小学 xx 【教材简析】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围绕“自然 之美”这一人文主题进行编排,《观潮》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从内 容上看,《观潮》不仅描绘了潮水的样子,还写了作者和游人所“观” 所得。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 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在潮来潮去中展现了一幅幅雄奇 多姿的画卷,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在第 2 自然段中,作者为读者描绘静态的画面——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 江面、屹立的镇海古塔……每一幅画面都各有特点:钱塘江“横卧” 眼前,江面“笼罩”薄雾,小山“若隐若现”,镇海古塔“屹立”着, 则显示出一种又高又稳的力量感,还有“昂首东望”的人们,所有画 面为钱塘江潮的到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背景。 课文 3——4 自然段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重点描述潮来时的景 象:“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描写了江潮的声音;“一条白线” “两丈多高的水墙”,描写了江潮的样子;“浪潮如千万匹战马飞奔, 声音如山崩地裂”——浪潮的样子和声音的描述让人如见其景、如闻 其声。这几个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 之美”的着力点。 从课后思考题看,第一题是从朗读、背诵积累方面提出的要求, 培养熟读成诵的良好习惯。第二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 大潮的,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的和同学交 流。”从全文写作顺序、重点段落写作顺序和想象画面这三个层面提 示学生学习。第三题是刘禹锡的诗作《浪淘沙》欣赏,教学时可以结 合《浪淘沙》和课后“资料袋”,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 壮美。 基于以上,在教学设计时,指导学生紧紧围绕课文中心句“钱塘 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通过聚焦“观”字,想象画面 的方法,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在朗读中,在想象中,突破语 文要素的学习,培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思维能力 和阅读能力。 【学情分析】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 一。 一 已知:四年级的学生对“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不陌生,教材中关 于“想象”的训练从三年级开始就渗透,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 篇章页就提到“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三年级的课后思考习题 中也逐步渗透想象的训练。 未知:“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这一要求相较上册“试 着想象”更全面、更深入,学生能否通过课文的学习,在读中想象画 面,感受到钱塘江大潮之奇、壮。需要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用眼观 察、用耳聆听、用心想象的方法,突破这一重难点。 【线上课程教学总目标】 1.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 壮美。 【教学重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 美。 【教学课时】2课时 【学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1课《观潮》第一课时 板块一 大脑运动操 1.出示脑力操,激发学习兴趣:按一定的顺序找出文中隐藏的 人脸。 2.出示思考锦囊。 3.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脑力操中找隐藏的人脸,让学生感受观察的有 趣,了解观察顺序的重要性,自然引入课文观潮中描写顺序的学习。) 板块二 目标导学 1.出示学习目标: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重难点, 明确学习任务。) 板块三 知识点讲解 (讲解要点:全文描写江潮的顺序,以及“潮来时”的描写顺序) 一、通过声音,创设情境。 二、交流资料,学习中心句。 1.创设情境。 2.交流资料,学习中心句。 (1) 阅读资料。 (2) 观看视频资料。 3.学习中心句:钱塘江大潮, 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解读“观”字。 5.着眼全文,找出描写顺序。 学 学习任务一: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用“—— ”画出你作为推断的词语或句子。 (1) 通过找时间的词语学习时间顺序。 (2) 通过找方位的词语学习描写顺序。 6.评价。从这些句子,我们会发现:全文还是按照“潮来前—— 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描写的呢。 7.聚焦重点,找出“潮来时”描写顺序。 学 学习任务二: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 “潮来时”的场面呢? 8.评价。从这些句子,我们会发现:聚焦重点,作者是按照“由 远到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场景的。 9.欣赏感受。 同学们,我们从生动的文字中知道了作者的描写顺序。下面,我 们通过视频感受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的故乡 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风的故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