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五篇).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五篇) 第一篇: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现在心理问题逐渐不再被视为一个神秘的领域,任何人,从事何种职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心理问题。教师由于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某种意义上显得有些复杂,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显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教育体制给我们带来了心理压力。而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师肩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来不得半点马虎。但教师本来也是一种普通的人,人们或许有理由要求我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不可能要求我们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在学校对学生关爱负责,在家庭中充当各种角色,要应付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多种人际交往。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要淡薄名利,随遇而安,不要斤斤计较,愤愤不平。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外界要创设良好环境,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关心教师,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也一样,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样希望得到校领导的肯定、鼓励。 我们应善待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相信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还要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不断学习,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 只要我们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心境轻松愉快;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够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人际交往和谐,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那么我们会是快乐的,幸福的。教师是树,心理健康是阳光。愿每位中小学教师都有阳光灿烂的心态,让教育之花更鲜艳! 第二篇: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内容: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培训时间:2018年10月15日主讲人:齐洪燕 学课时:5 培训人员: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 一、你我都处于压力之下 1.生活就是压力 压力来源于方方面面,但首先来源于这个时代,这个加速度的时代。 速度是这个时代的压力。以前出门坐火车,现在短途坐汽车,长途坐飞机,可我们还是嫌慢,总寄希望于新的交通工具,以缩短坐车时间;电脑,告别了286,386,486,迎来了奔腾时代,可还是有些人手拿着鼠标,嘴里念叨着“快快快”;以前做饭,要用30分钟,甚至更长一点时间,现在守着微波炉、电磁炉,可人们还是不断地在看表;前几天一个电视节目说,大学毕业生5年的增长速度,等同于美国等国家30-40年的速度。大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其身份就已从精英变成了大众。 我们用速度提高效率,改善生活质量,赶时间成了这个时代的时尚生活方式,似乎不赶时间,就不足以证明自己的现代身份。正因为这样,我们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压力:30岁之前,要有个稳定的工作,要买房子、结婚、生孩子;40岁时,要有一定数量的存款,孩子学习要看出点眉目;50岁时,子女工作、事业、婚姻都要有点层次,自己的生活也要重新思考安排……总之一句话:活着就有压力。 女性的压力就更大了。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很早就指出,女性所承受的压力比男性更大。同样一件事情,对于女性来说压力指数就会更高。如离婚,男性承受的压力就相对小些;家人死亡,男士可能比较容易忘怀,女士却耿耿于怀,很难从悲伤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女性对自己同时完成多种不同角色的要求也比较高,既要照顾老人,又要协助 丈夫、教育孩子,在相夫教子的同时,还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更有些人把女性比喻成“是一种愿意给自己加压的动物”:头上新添了一根白发,脸上又多了一道皱纹,腰围长了一寸,体重加了一斤……这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给一些女人带来了容颜不再、青春不再的压力。 当然更多的压力,还是来源于工作。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做为一名教师,在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发展的更加迅速,我们每天都要面对骤然增加的信息量,要面对过高的职业压力,要面对时常感到困惑的人际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与家长的关系),面对紧张的工作时间,面对超负荷的工作数量,以及来自家庭内部的种种责任。如果这些压力是短期的,还可以缓解,可是教师的工作是连续的、循环往复的。开学初抓的紧

文档评论(0)

152****33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