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八声甘州阅读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永八声甘州阅读答案 【篇一:《八声甘州》练习】 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体会词中意象的抒情作用及“从对方着笔”的抒情方法; 2、 感受词人登楼临远所抒发的羁旅思归之情; 3、虚实相生的手法。一、自学质疑 1、 表明全词感情基调的是哪个字? 2、 上阕与下阕词人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渐霜风凄惨”中的“凄惨”,一作“凄紧”,你认为用哪个词语好? 请说明理由。 4、下列加点字对原词作了替换,你觉得这种替换合理吗?选择两个, 说明理由。 看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深秋。 觉西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 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 滚滚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 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高楼颙望,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争知我,. 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5、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作赏析。二、基础知识 1、柳永,(约 987 年—约 1053 年),字北宋词人, 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 。原名 ,字景庄。后改名永,字 。排行第七, 又称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 ”, 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自许。 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 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 词,发展了手法, 促进了词的 化、 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柳永词作流传极 广,有云“ 凡 , ”。 2、注音 苒苒( )物华 归思( ) 妆楼颙()望 争( )知我正恁( )凝愁三、课堂训练 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联系全词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4 分)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一句放在上片的结尾有何作用?(3 分) 下片描写了哪三个画面?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5 分) 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3 分) 四、课堂延伸 (一)虚实结合 1、“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它可以通过视觉、 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 在诗歌中,虚常包括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 2、已逝之景之境 《虞美人》 3、设想的未来之境 《雨霖铃》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 起表达思想情感。 虚实相生能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丰富人们的审美趣味。 2:指出下列诗句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4. 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拓展阅读(对举法)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参考答案】 《八声甘州》(柳永) 1.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 (衰败、凄清;描写衰残之景渲染凄清的氛围,烘托人之离愁。) 2.“长江水”一句,词人的视野转向远处,景中见情,暗示美好事物的逝去,为下片抒情进行过渡。 3.①游子登楼眺望,忧思百端;②设想对方盼望自己之景;③写自己对佳人的思念。 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先写自己望乡怀人,再从对方入手,想象佳人切盼自己回去;最后又回到自己这边。表达了词人对佳人的无限思念。 4.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 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 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读柳永(梁衡) 5.(1 分)为伊消得人憔悴。 6.(3 分)柳永求官不成,无奈入市井,却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文学成就。 7.(2 分)内容、艺术 8.(2 分)c 9.(3 分)通过对黄山迎客松在绝境中顽强生长过程的想象,用拟人化的描写,形象生动地阐释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10.(6 分)e、f 11.(4 分)评分标准:能写出结尾的特点,2 分;能联系作品的相关内容加以赏析,2 分。(参考角度:形式上采用直接论述的表达方式,揭示主旨;内容上由点及面,卒章显志、升华主旨;语言上多用整句、短句,节奏铿锵有力,语势强烈。) 【篇二:安徽省 2017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 题(含答案)】 ss=txt>语 文 2016. 10 第 i 卷(阅读题 共 75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