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平面镜成像 课堂节节练(有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平面镜成像 课堂节节练(有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第3节平面镜成像 课堂节节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阳光下,地面上形成树影 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折了 C.激光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前进 D.黑板的“反光”现象 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 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虛像,也可能是实像 3.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4.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A.由④到② B.由③到① C.由②到④ D.由①到③ 5.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cm,则(  ) A.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B.若将平面镜顺时针转90°,则铅笔和它的像垂直 C.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 D.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铅笔像的位置不变 6.如图是教室里面的推拉窗,小明站在窗前能看到同桌小刚的像,下列能改变小刚的像的位置的是(  ) A.水平移动推拉窗 B.小明换个角度观察 C.改变小刚的位置 D.推拉窗后面放一块小木板 7.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变大 B.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变小 C.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他的像位置不变 8.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甲所示,则视力表上如图乙所示的字母在平面镜中的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身高1.6m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1m的地方,则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当他向镜面移近0.5?m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此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池水深3?m,在高出水面12?m处有一盏灯,此灯在水中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 11.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表的像,小明利用   的特点,得出此时钟表的时间是   。 12.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选择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 13.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 14.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 面镜,它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 光射出去,利用 这一原理。 15.潜水艇上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现象工作的,它的镜片是 。 三.作图题 16.下图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S和像点S′。 17.请根据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图中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 四.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明亮/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   和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 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   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19.为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