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与理赔》教案 第1课 认识汽车保险(一).docx

《汽车保险与理赔》教案 第1课 认识汽车保险(一).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 PAGE 6 PAGE 3 PAGE 3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第二版) 教案 课时分配表 章序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 1 认识汽车保险 4 2 选择汽车保险险种 6 3 汽车保险承保实务 4 4 制订汽车保险投保方案 4 5 汽车保险核保实务 4 6 签发保险单 4 7 认识汽车保险理赔 4 8 受理报案 4 9 查勘立案 4 10 定损核损 4 11 赔款理算 2 12 核赔结案 2 合计 46 课题 认识汽车保险(一)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风险的含义及要素 (2)熟悉风险的特征和分类 (3)理解保险的含义、要素及分类 (4)掌握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素质目标: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党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养汽车保险意识 (3)弘扬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风险、保险的分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2 min)→新课预热(8 min)→案例导入(5 min)→传授新知(30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5 min)→探索活动(1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观看保险知识案例,了解汽车保险理赔相关的知识,并思考以下问题,然后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 (1)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风险?有没有必要买保险? (2)车会遇到什么风险?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观看案例,思考并留言讨论 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新课预热 (8 min) 【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 【学生】聆听、互动 【教师】教师讲一些生活中汽车保险理赔的故事 随着我国各线城市私家车数量的不断攀升,汽车保险的重要性逐渐被社会大众和专业保险公司所注重。好的汽车保险制度不仅能够给车主带来安全感免去一些后顾之忧,也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为一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学生】聆听、记录 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内容和考核要求 案例导入 (5 min) 【教师】讲述案例“新手上路”,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通过这个案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谈一谈购买汽车保险的重要意义?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认识风险与保险 通过案例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购买汽车保险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授新知 (30 min) 【教师】讲解风险的含义、要素、特性、分类等知识 【师生互动】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为什么说“无风险就无保险”? 【学生】思考、回答 一、风险 1.风险的含义 在保险学中,风险有时又称为危险,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风险是一种客观性存在的状态。 风险是一种与损失相伴随的状态。 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 2.风险的要素 (1)风险因素 指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因素,增加风险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因素,以及在事故发生后造成损失扩大和加重的因素。 分类:物质风险因素:如地壳的异常变化、恶劣的气候、疾病传染等。 道德风险因素:如纵火、欺诈、投毒等。 心理风险因素:如企业或个人在投保汽车损失保险后就放松了对车辆的保养和检测,投保了人寿保险就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等。 (2)风险事故 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只有发生风险事故,才能造成损失。 (3)损失 指人身伤害和伤亡及价值的非故意、非预期的减少或消失,有时也指精神上的危害。 必要条件:一是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 二是经济价值或经济收入的减少。两者必须同时满足。 3.风险的特性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风险的客观存在,才决定了保险活动或保险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师生互动】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都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 【学生】思考、回答 (2)风险存在的普遍性 风险与人始终存在着相伴相随的关系。由于这些普遍存在的、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构成威胁的风险,才有了保险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 (3)风险的可测定性 通过观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