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蜀道难蜀相分层测评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doc

新教材202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蜀道难蜀相分层测评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蜀道难 蜀 相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两朝开济老臣心 济:扶助 C.出师未捷身先死 捷:获胜 D.地崩山摧壮士死 摧:毁坏,这里指崩塌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使人听此凋朱颜 B.猿猱欲度愁攀援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舞幽壑之潜蛟 答案:B 3.下列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奚以知其然也 C.但见悲鸟号古木 D.又闻子规啼夜月 答案:B 4.下列对《蜀相》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蜀相”指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样子。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天下计”指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的策略。“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 D.“出师”指诸葛亮出师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答案:C 5.下列对《蜀相》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答案:B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蜀道难》中感情强烈且反复出现的咏叹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蜀道难》中描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4)《蜀相》的中心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古风·昔我游齐都 李 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①。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②。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③,欣然愿相从。 【注】①华不注峰:古山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北。②赤松: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③倒景:景,同影。在日月之上,反从下照,故其影倒。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回忆以前在齐地登山的经历,整首诗语言通俗自然,清新明了。 B.诗人把山比作芙蓉花,极写山的峻拔秀丽,为后面神仙出场做了铺垫。 C.诗人想象骑着白鹿畅游仙界,这个场景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出现过。 D.诗人希望远离世俗,和同样不满现实的仙人遨游天际,过安闲的生活。 答案:D 8.这首诗被人们归类为“游仙诗”,想象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请结合诗句对此加以分析。   ?   ? 答案:①“了知是赤松”运用神仙典故,使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②诗人想象自己骑白鹿俯瞰日月,想象奇特壮丽。 (二)对照阅读《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与《蜀相》,完成9~10题。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① 李 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②。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③,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无令管与鲍④,千载独知名。 【注】①本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时年三十的李白初入长安。长安崔少府叔封:名叫崔叔封的长安县尉,县尉别称少府。昆季:兄弟,长为昆,幼为季。②但有崔州平:当初刘备请孔明出山,唯博陵崔州平称许、推荐孔明。③子玉:后汉崔瑗,字子玉,早孤好学而传父业,与名儒马融、张衡交好。此以崔瑗比崔叔封。④管与鲍:管仲与鲍叔牙。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诗中的“武侯立岷蜀”和杜诗中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样,介绍武侯祠的所在地。 B.杜诗言“出师未捷身先死”,而李诗说“壮志吞咸京”,可见二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是完全不相同的。 C.从体裁上看,杜诗是近体诗,格律工整,音调和谐;李诗是古体诗,格律自由,能更灵活细致地叙事和抒情。 D.两诗都写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以此来赞颂诸葛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处处阳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