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蜀相》《书愤》比较阅读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3.《蜀相》《书愤》比较阅读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蜀相》《书愤》比较阅读诵读经典书愤蜀相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思考:这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有哪些?诗人陆游,南宋爱国诗人。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篇名《蜀相》《书愤》写作背景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5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相似之处:《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再读诗歌,思考:这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有哪些?①作者生平: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②社会背景:离乱时代③诗中形象:诸葛亮同忆诸葛,异放光彩杜甫和陆游都写到了诸葛亮,请你分析其异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雄才伟略忠心报国事业未竟的惋惜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以诸葛写自己不得重用的痛苦)事业未竟的惋惜和同情壮志难酬的悲痛与无奈才华横溢千载功业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以诸葛写自己渴望北伐复国的志向)陆游诗歌写诸葛亮的诗句人物形象特点侧重点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仙贤难觅雄才伟略忠心报国献身精神看重诸葛亮的济世之才、历史功劳、报国的忠忱以及贤君的重用(以诸葛写自己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才华横溢 千载功业看重诸葛亮“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建功立业之志,借诸葛亮北征复国之举“浇心中之块垒”(以诸葛写自己渴望北伐复国的志向) 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情感对比,深入探究在诵读经典时,请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书愤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悲凉悲愤诗人的“泪”:为何而流?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古迹无人问津而流泪因诸葛未竟之业而流泪因自己漂泊孤苦、壮志未酬而流泪诗人的“泪”:为何而流?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史英雄的缅怀与仰慕建功立业的赞美与敬佩事业未竟的惋惜和同情壮志难酬的悲痛与无奈诗人的“愤”:为何而愤?建功立业之愿恢复中原之志请缨无路之悲人生易老之愁朝廷昏庸之愤 书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陆游《书愤》沉郁顿挫沉郁雄豪《蜀相》中一三两联表达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二四两联表达出叹惋之情。句句是“愤”,字字是“愤”,读起来感情沉郁,又笔力雄浑,大气磅礴。诗歌“诗眼”原因情感杜甫《蜀相》“泪”因古迹无人问津而流泪因诸葛未竟之业而流泪因自己漂泊孤苦、壮志未酬而流泪历史英雄的缅怀与仰慕建功立业的赞美与敬佩事业未竟的惋惜和同情壮志难酬的悲痛与无奈陆游《书愤》“愤”“世事艰”“空自许”“鬓先斑”“谁堪伯仲间”建功立业之愿恢复中原之志请缨无路之悲人生易老之愁朝廷昏庸之愤再读诗歌,思考:这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有哪些?①作者生平: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②社会背景:离乱时代③诗中形象:诸葛亮④思想情感:忧国忧民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内核“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下兴亡,

文档评论(0)

187****18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