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知识总结.pdf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知识总结.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知识总结 古诗词阅读以课内为主,适当拓展。强调能阅读浅显的古诗词,重点 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作者情感的理解、评价,对重点字、词的记诵、 揣摩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和赏析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 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古诗词鉴赏备考知识点 首先,要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诗按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诗、 抒情诗、哲理诗;按表达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按题材可 分为写景(山水)诗、民生诗、边塞诗、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诗、咏物 诗、闺怨诗等。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其次,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常见的有写景诗的寄情山水、民 生诗的忧国忧民、边塞诗的奋勇报国、咏史诗的吊古伤今、送别情的 思念劝勉、羁旅诗的绵绵乡愁、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等。如:《春望》 抒发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己亥杂诗》表达了龚自珍对生命意 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考生在复习过程 中一定要牢记名家名篇的思想 内容,明确诗词体现的思想感情,做到 整体把握全篇。 第三 ,要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意象)。鉴赏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 象 ,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 物交融 ,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人创造意境 ,常 用“寓情于景”和 “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 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味。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寄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之 中,这个事物即作者在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意象。如:“晴空一鹤 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的 “鹤”这一形象矫健凌厉、顽强 奋发、积极向上 ,具有象征意义 ,是诗人自身意志的化身。诗人选取 在万里晴空之上一鹤排云冲天这一景象 ,再加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一高远的情怀 ,使得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为我们创造了 一种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景象 ,使得诗歌的境界开阔疏朗 ,诗人的 情感乐观昂扬 ,诗歌的格调清峻爽朗。 第四,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中常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 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比喻为使形象更生动,如“忽如 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为把事物人格化,如“感时花溅 泪,恨别鸟惊心”;借代为使表达含蓄,如“应是绿肥红瘦”;夸张为了 强调和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为了增强诗词的音 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古典诗歌中还常常运用到铺陈、象征等手法。描写方式则有:细 节描写 ,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动静结合 ,如“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 半夜鸣蝉”;虚实结合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等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 ,如“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 白沙 堤”;借景抒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寓情于景 ,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情景交融 ,如“山回路转不 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等等。有时还运用其他技巧 :反衬或 “以静 衬动”“以动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蝉噪林逾静 , 鸟鸣山更幽”;托物言志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联 想想象,如“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还有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 第五 ,仔细分析诗歌的语言 ,注意炼字、炼词。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 用语不 同 ,尤其讲究炼字 。经典的例子就是“僧敲月下 门”,作者 “推”“敲”难定 ,最后请韩愈定为“敲字佳”。周振甫先生在《诗 词例话》中认为 : “就这首诗看 ,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 ,这个僧可 能是作者自指 ,因作者 出家为僧 ,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 应该敲门 ,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 , ‘敲’字也较为响亮。”还 有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也有炼字故事,体现 出非常好的表 达效果:第一,“绿”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读到此 ,能为我们唤起 一片江南春色;其他各字都比较抽象,没有这种作用。第二 ,用“又绿” 唤起我们联想。让我们想到春草绿时容易引起思归的念头 ,这就跟下 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呼应。(周振甫《诗词例话》)所以 ,在赏析 诗歌时特别要注意关键字词的作用。 第六,还要了解名家的语言特点。 如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白晓畅、李白豪迈

文档评论(0)

金领职业教育题库大全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