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6年–2015年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分析.docxVIP

2006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6年–2015年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6年–2015年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分析 肠球菌的细菌是革兰氏阴性无芽菌。临床分离最多的肠球菌是艾什菌、克雷伯菌、肠杆菌、沙雷菌、枸杞、印地亚细菌、变形杆菌和粉胞菌。肠杆菌科细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可引起包括血液、呼吸、泌尿等系统等多方面感染, 而目前临床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严峻, 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阻碍。目前肠杆菌属细菌对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 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次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表面 1.1.1 来源:蘑菇 1.1.2 质量控制菌株 1.2 方法 1.2.1 样品采集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 (第4版) 》要求, 采集脑脊液、痰液、灌注液、胸水、腹水等其他样本 1.2.2 细菌监测仪测定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 2自动细菌监测仪, VITE 2 GN鉴定卡, VITEK 2 GN13药敏卡, 对于特殊耐药模式用手工K-B法 1.3 耐药表型结果的统计分析 使用WHONET 5.4软件对菌株分布及耐药表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用i Lab Datafor MDR 1.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株数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2 菌株分布及菌种大小 2006年—2015年我院共计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38 487株, 其中埃希菌属 (14 862株, 38.6%) 、克雷伯菌属 (12 894株, 33.5%) 、肠杆菌属 (6 277株, 16.3%) 、变形杆菌属 (1 758株, 4.6%) 、沙雷菌属 (1 257株, 3.3%) 、枸橼酸杆菌属 (933株, 2.4%) 和摩根菌属 (506株, 1.3%) 居前7位。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标本分布来源最多的为痰液 (46.9%) 、尿液 (18.7%) 、分泌物 (11.5%) , 其次是血液 (9.0%) 、脓液 (4.5%) 、其他 (9.4%) 。 2.22 苄方向、氨苄西林/舒巴坦、芽孢唑啉耐药情况 10年来, 我院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呈缓慢下降趋势, 其中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呈高耐药性, 平均耐药率分别为85.3%、52.6%、72.9%。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明显降低, 其余抗菌药物均呈现耐药率降低或低速增长趋势。见表1。 2.32 肠杆菌属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 埃希菌属和克雷伯菌属对除亚胺培南外的常规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 克雷伯菌属对头孢吡肟、喹诺酮耐药率显著低于埃希菌属, 埃希菌属和克雷伯菌属对第3、4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降低。肠杆菌属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 呈下降趋势, 其中对复方制剂、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下降较为明显。见表2~4。 埃希菌属于2011年开始亚胺培南耐药率出现升高, 2015年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2%。克雷伯菌属亚胺培南耐药率增长变化不明显, 历年耐药率为1.0%~2.5%。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平均耐药率 (2.11%) 高于埃希菌属 (1.46%) 。肠杆菌属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从2007年的2.1%升高到2015年的5.0%, 亚胺培南耐药率增长高于埃希菌属和克雷伯菌属。见图1。 2.42 产esbl菌株的检出情况 2006年—2015年共计检测出产ESBL埃希菌属12 091株和克雷伯菌属10 043株, 产ESBL菌株检出率分别为埃希菌属58.0%~69.5%, 克雷伯菌属24.4%~48.4%, 埃希菌属产ESBL菌株变化不显著, 呈略下降趋势, 克雷伯菌属产ESBL菌株下降明显, 从48.4%降至24.4%。见图2。 2.52 分离率 2006年—2015年共计分离出MDRO 38 586株, 分离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对所有纳入调查的抗菌药物均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呈明显增长趋势, 2006年为20.7%, 到2015年增长至32.2%, 见图3。 3 耐药稳定性分析 本研究对2006年—2015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离出的38 487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分析, 其中埃希菌属 (38.6%) 、克雷伯菌属 (33.5%) 、肠杆菌属 (16.3%) 是分离菌属中最多的3种菌属, 标本来源分布最多的是呼吸道标本 (46.9%) , 其次为尿液 (18.7%) 、分泌物 (11.5%) , 其构成比例与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和其他耐药监测数据一致 临床上肠杆菌科细菌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ESBL耐药性变异, 为此对我院肠杆菌科细菌中埃希菌属和克雷伯菌属耐药情况分析后, 我院埃希菌属产ESBL菌株构成变化不明显, 从2006年的61.8%下降至2015年的58.0%, 克雷伯菌属变化显著, 从2006年的38.4%下降至2015年的26.1%,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