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方剂—方剂的基本知识(中医基础课件).pptx

中药与方剂—方剂的基本知识(中医基础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药基本常识01常用中药02目录方剂的基本知识03常用方剂04方剂的基本知识目的要求:掌握治法与方剂的概念及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一、治法与方剂1.治法与方剂的概念: 方剂的概念: 方剂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按着一定的组成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确定合适的剂量,配伍成一定的剂型,说明服法,用于临床治病的药方。 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与中医临床各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治法:是在辨清证侯,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的采取的治疗方法(原则)。常用的治法有: 汗、吐、和、下、温、清、消、补 2.治法的发展: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丰富的治疗理论的记载。如《素问》:“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与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汉末,张仲景把治法和方证融为一体,总结出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后世医家也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医的治疗方法,使其更加适应各种病证的治疗需要。 3.治法可分为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两类治疗大法: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八法”。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侯所确定的治疗方法。每一个方子的功用就是一个具体的治疗方法。临床上,针对每一位病人的具体病症,确定适合病人具体情况的治疗方法。 如:“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等。 4、多种体系的辨证思想 导致有多种体系的治法 中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的辨证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了多种治疗方法体系。脏腑辨证 —如:“宣肺止咳”、“补益脾胃”等。六经辨证 —如:“和解少阳”、“泻下阳明热结”等。卫气营血辨证: ---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等。八 纲 辨 证: ---如:“表里双解”、“清里热”等。 还有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多种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临床上我们必须把中医基本理论与病人具体病机和症候表现相结合,才能发挥中医药的优势。5.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是辨证的:从历史发展上看: 先有方后有法。治法产生于方剂,即治法是后于方剂形成的理论。 方剂→治法在临床的辨证论治上看: 方剂从属于治法,方剂依附于治法。辨证施治的四个阶段是理、法、方、药。治法当其已经由经验上升为理论之后,就成为指导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 治法→方剂综合的看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从方剂的运用经验不断形成了治法以后,治法又能反过来指导创立新的方剂。同时只有用方之后,才能验证其治法的正确与否。 所以说:“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总之,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既不能有法无方,也不能有方无法。法定之后,才能配伍组方。故此,理、法、方、药就成为中医辨证论治完整体系的高度概括。治法 早在《黄帝内经》里就记载有很多关于治法的理论和具体方法。到了《伤寒杂病论》时,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一整套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从而大大的丰富和提高了治法的内容。以后,许多后世医家又创立了很多新的治法。但这么多的治疗方法,一般可概括为汗、吐、和、下、温、清、消、补八法。“八法”的内容 1.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是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汗发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不和、或虽有汗而寒热不解等病证,都可以使用汗法。如:麻疹初起,疹出不畅;疮疡初起,恶寒发热;痢疾、疟疾等而有表证者,均可使用汗法治疗。2.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痰涎壅滞、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等证。体质虚弱或有痼疾者,慎用。因为吐法伤胃气,故体弱者慎用。 3.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和解:和解表里,针对邪在半表半里。 调和:调和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伤寒明理论》中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这就是指和解。 4.下法: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脘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积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邪在肠胃,如大便不通、燥屎内结、痰饮内停、瘀血停滞等。5.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里寒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 表寒证→汗法;里寒证→温法6.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里寒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热者寒之”。 若热伤阴津,阴液耗伤太过,这是应用苦寒之品,但热不退,是由于“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故应与滋阴并用。 表热证→汗法;里热证→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下载

认证主体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