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VIP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专题练习 一、知识链接: 提问方式题干示例 (2022·新高考卷Ⅱ)本诗是如何表现离考查表达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送别》) (2022·全国乙卷)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考查抒情 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手法 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 分)(《白下驿饯唐少府》) (2022·浙江卷)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考查情感感、写法上的不同。(6分)(《楼前》[中唐]王建;《过勤政楼》[晚唐]杜牧) (2016·山东卷)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 分)(孙周卿《水仙子·舟中》 常见手法总结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 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反语、双关、互文、通。 常见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用典、衬托、对比、比兴、铺陈等。 常见的写景手法: 1、比喻、拟入、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 2、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的表现手法。 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 常见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叙事抒情等。 二、高考链接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对点练)2.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夏夜乘凉怀念友人的诗,作者怀念的这位朋友姓辛,在兄弟中排行老大。 B.开头两句夜晚降临,“忽”“渐”二字将日与月交替,黑夜与白天的承接,一慢一快,写得十分传神。 C.“散发”“卧闲敞”写尽隐者闲适,潇洒甚至颓放之态,“闲敞”的描写尤其新奇。 D.夏夜的景色幽静,清风明月,良辰美景,正应弹琴助兴,权可借以慰藉,但却无人可陪诗人欣赏。 (对点练)(对点练)4.请赏析“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末自长沙游桂岭留献所知 杜荀鹤 家隔重湖归未期,更堪南去别深知。 前程笑到山多处,上马愁逢岁尽时。 四海内无容足地,一生中有苦心诗。 朱门只见朱门事,独把孤寒问阿谁【注】? 【注】阿:作语气助词,表示询问。阿谁:谁个,谁呢?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说在长沙已家隔重湖,归期未卜,又不堪离开好友继续南行;言浅情深,直抒胸臆。 B.“山多处”扣题中“游桂岭”三字,隐喻仕路坎坷、前程渺茫,“笑”字有自我解嘲之意。 C.颈联上句中的“四海”与“四海无闲田”中的“四海”含义相同,表达了对黎民流离失所的同情。 D.杜荀鹤的律诗善于以家常语作工巧对,如本诗的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精巧,用词浅显平易。 (对点练)6.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王司马赴润州 郎士元 暂屈文为吏,聊将禄代耕。 金陵且不远,山水复多名。 楚塞因高出,寒潮入夜生。 离心逐春草,直到建康城。 【注】①润州,今江苏镇江,原属楚地,历来是军事要地。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诗人劝告友人暂时委屈自己去做一个小吏,表现对其怀才不遇的同情。 B.颔联中,诗人再次劝慰友人:润州与山水优美的金陵城离得不远,是为官的好去处。 C.颈联中,诗人担心润州地势较高,夜晚寒潮涌来会让人感到寒冷,暗指朝廷斗争激烈,让人心寒。 D.本诗紧扣题目中的“送王司马”和“润州”两词,用语不尚华丽,情意却十分真挚。 (对点练)8.“虚写”是送别诗中常见的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一手法在尾联中的体现及妙处。(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海棠花 齐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认证主体赖**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