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高考[民族精神与文化强国高频考点复习021届高考政治二轮].pptx

高中政治高考[民族精神与文化强国高频考点复习021届高考政治二轮].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1届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 民族精神与文化强国 考情分析高频考点主干构建专题训练跨点整合关注热点考点考题统计考点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019Ⅲ卷,20题;2017Ⅲ卷,19题考点2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近五年未考查考点3 中华民族精神2019Ⅱ卷,40题;2019Ⅲ卷,39题;2018Ⅲ卷,40题;2016Ⅰ卷,39题考点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20Ⅰ卷,40题(2);2018Ⅱ卷,19、40题;2017Ⅰ卷,19题;2016Ⅲ卷,39题考点5 思想道德建设2020Ⅱ卷,19题;2016Ⅲ卷,21题 考情分析高频考点主干构建专题训练跨点整合关注热点1.从近五年考情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道德建设均有考查。2.高考题多以文化热点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素材设置情境,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3.在备考复习中,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等活动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结合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现状说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性;结合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道德建设的名言名句等理解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 主干构建高频考点考情分析跨点整合关注热点专题训练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四精一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心骨”优良传统外来思想文化立足实践人民群众包容性意义为什么怎么办植根于文化强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思想道德建设一条主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个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两对关系: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三个作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 高频考点考情分析专题训练跨点整合关注热点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 【高考真题】(2020年山东卷,11)透过下图可以看出(  )。①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文物是中华文化文脉赓续、博大精深的重要物证 ③作为“活”着的历史,文物对研究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文物在博物馆的展出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主干构建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高频考点考情分析专题训练跨点整合关注热点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主干构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基本特征侧重点见证或表现联系源远流长纵向:时间久远、不中断汉字、史书典籍二者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征;包容性是二者的重要原因博大精深横向:内容丰富、先进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高频考点考情分析专题训练跨点整合关注热点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 【针对训练】中华文化有极强的包容性,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这种包容性,既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又能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理解。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是(  )①《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语 ②岭南文化同异质文化嫁接形成独特流派 ③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④“孔子学院”“鲁班工坊”掀起中国文化热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主干构建A 高频考点主干构建考情分析专题训练跨点整合关注热点 【高考真题】(2015全国Ⅱ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高频考点主干构建考情分析专题训练跨点整合关注热点考点2考点1考点3考点4中华民族精神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参考答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