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pdf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任务来源 根据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下达的 “关于印发2021年度 “沪苏 浙皖”计量技术规范立项计划的通知”,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负责制定《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校 准规范》。 二、编写依据 按照JJF 1071—201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 —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与表示》进行校准规范的首次制定。规程内容参照JJG639-1998 《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YY/T0593—2015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 分析仪》、YY/T 0704—2008 《超声脉冲多普勒诊断系统性能试验方 法》、YY/T0705—2008 《超声连续波多普勒系统试验方法》等国家标 准制定。 计量特性中的流速测量误差、工作距离、距离选通误差依据YY/T 0593-2015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确定,超声输出功率依据 JJG 639—1998 《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确定。 三、起草过程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的计量需求引起了相关单位的极大 关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先后从南 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泰州欧瑞瑞鑫医疗器 械有限公司引进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采用南京明瑞检测技术 有限公司研制的弦线式测试体模进行为期半年的前期试验,为校准规 范的编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4 月接到任务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市计量 测试技术研究所成立了规范制定起草小组,同时拟定了工作方案,共 同负责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计量校准规范的制定工作。在 对计量质检系统、医院及生产厂家等广泛调研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初 步确定了规范的制定方案。 2021年5月,标准编制组完成规范的大纲设计。 2021.06~2021.08,标准编制组以标准大纲为基础,通过各种渠 道对相关单位进行调研,分析讨论、资料整理、汇总,充分听取各单 位的意见并研究相关资料,形成标准草案稿,并先后多次到江苏省中 西医结合医院、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江苏省机关医院、南京市机关医 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苏北人民医院、扬州东方医院、扬州友好医 院、扬州瑞慈瑞扬中西医结合门诊部等十余家医院,对临床在用的数 十台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进行校准,对规范草案进行实验验 证。 2021年9 月,召开工作组内部标准草案稿的研讨会,标准编制 组针对研讨会上的相关问题进行整改;明确标准的各模块内容,对草 案完善并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1年10月,完成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校准规范》征 求意见公示,并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进一步完善。 2021 年11月,完成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校准规范》报 审稿、编制说明。 四、有关说明 包含但不限以下内容: 1. 与国际建议、国际文件、国内外标准、其他计量技术规范等技术 文件的兼容情况; 本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协调一致,没有冲突。 本标准没有采用国际标准。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未查到同类国际、国外 标准。本标准水平为国内先进水平。 2. 对所起草技术规范中具体内容的说明; 规范主要内容包括: (1)、范围: 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2)、引用文件: 列出了本规范所引用的参考文件的有效版本。 (3)、术语和计量单位: 定义了本规范中用到的相关名词术语及其计量单位。 (4)、概述: 介绍了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的用途、分类,并简述了其测 量原理。 (5)、计量特性: 规定了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的计量特性要求,具体要求如 下: (5.1)工作距离:应符合制造商公布的其典型取样区状态下的最大 和最小工作距离。 (5.2)流速测量误差:最大允许误差不得超过±20%。 (5.3)距离选通误差 超声标称频率在1.0MHz~2.5MHz时,PW模式在典型工作距离、 mm 典型取样区间下的距离选通误差应不超过±10 。 (5.4)输出声强 2 2 输出声强一般不应大于10mW/cm ;对超出10mW/cm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认证主体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