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pdf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2 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一)政治 1.建立与统一 1926.7——广州国民政府北伐 1927.1——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1927.4——蒋介石在南京另立政府 1927.9——宁汉合流,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知识深化】宁汉合流是指1927 年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合组。1927 年4 月18 日,蒋介石另立南京国民 政府,造成宁汉分裂。7 月15 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消除了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使宁汉合流 成为可能。7 月24 日,汪精卫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并同意迁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表 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完成统一。 “宁汉合流”的实质是中国国民党各个派系的暂时联合,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宁汉合流后的政府,仍称南京 国民政府。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中国国民党已变成为一个由代表地主、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 制的政党。 2.“二次北伐” :1928 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因“济南惨案” ,蒋介石部队绕道开进。张作霖因战事不 利,决定退回东北,因其不能满足日本侵略的要求,日本策划皇姑屯事件将其炸死。 【知识拓展】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制造的谋杀张作霖的事件。1928 年6 月3 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 北伐军进逼之下,放弃北京,退返东北。因其未满足日本提出的增修吉会铁路和开矿、设厂、移民等,以及阻止中 国在葫芦岛筑港的要求,日本关东军决意除掉张作霖。6 月4 日晨,当张乘坐专列经过京奉铁路与南满铁路交叉处 的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成重伤,当日死亡。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一系列事件之 一。 3.东北易帜:1928 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表现: ①国民党新军阀各自为政,派系纷争、军阀混战; ②帝国主义势力尚未清除; ③国共两党处在对峙中。 (二)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原因 (1)政局: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2 )政策: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鼓励发展农业、工商业和交 通运输业。 (3 )财政金融:通过改订新约,收回关税自主权;实行币制改革。 (4 )民众: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热情高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5 )外部:1929 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会。 2.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影响 ①促进民族工商业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民族工商业受其压迫摧残越来越严重;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4. 阻碍因素: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 (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既 是国民政府国家资本的核心,又是国民政府用来扩大国家资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 具。 【知识拓展】官僚资本 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特点:(1)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2)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3)与本国封建势力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代表: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和陈立夫) (三)外交:改定新约运动 积极影响: ①恢复部分主权,基本收回关税自主权,增加关税收入,否认领事裁判权 ②顺应民众的反帝情绪,稳固政权。 ③谋求国际社会认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 局限性: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本质上来讲,对外仍是一种妥协 和依赖的态度。 【知识拓展】 1.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原因:①世界经济危机冲击,白银外流; ②国内币制混乱,阻碍经济和贸易发展; ③应对日本的经济侵略。 内容:1935 年11 月,国民政府宣布实施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制并实行白银国有,禁止流通;统一发行法币,为 唯一流通货币,实行“外汇本位”制。 积极作用:①统一了全国货币,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②推遏制白银外流,稳定了中国金融市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