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0 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辽 1.起源——契丹族 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2.建国:916 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 3.辽宋关系 :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4.政治制度 (1)南北面官 ①原因:南北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民族习俗,社会生活存在差异。 ② 内容: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契丹人担任;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 民族事务,契丹人和汉人担任。 ③特点:因俗而治、汉蕃分治,实行双轨管理,既学习汉族制度又保持本民族特色。 ④实质:是一种民族分治制度,但本质是阶级统治 ⑤影响:•有利于对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明的肯定和保护; •有利于契丹族学习先进的农耕文明,促进了辽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使契 丹封建化; •既保留本民族特色,又能加强与各部联系,巩固统治; •缓解民族矛盾,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 (2 )四时捺钵: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 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二、西夏 1.起源——党项族 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 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2.建立:1038 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国号大夏,史称西 夏。 3.统治政策 : (1)内容: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 官称。 (2 )特点:学习汉制,同时继承本族传统。 (3 )作用:既保持党项贵族在政府里的主导地位,又适应汉族地主建功立业的要求, 从而实行有效率的统治。 三、金 1.发展 (1)起源——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 (2)建立:公元1114 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1115 年女真族首领完颜 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上京)。 (3)对峙:1125 年,灭辽朝;后于1127 年,灭北宋,与南宋形成对立局面; (4)迁都:1153 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5)鼎盛:12 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 “大定之治”,金世宗被百姓称为“小尧舜”。 (6)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制又日益腐化,统治逐 渐衰落。 【知识补充】 1.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统治中原,南下扩张的战略需要。 ②崇尚中原文化,力主汉化改革。 ③上京自然环境恶劣,燕京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2)影响: ①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快了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 ②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朝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2.金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1)对北方的统治缺乏政治和文化基础。 (2)金后期统治阶层的腐化与内部权力斗争。 (3)蒙古族的崛起和政权的建立。 (4)统治区内汉人的反抗。 2.政治制度 (1)特点: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女真民族管理系统。(沿袭唐宋+猛安谋克) (2 )猛安谋克: ①内容:女真民户,每300 户编为一谋克,10 谋克编为一猛安。 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②性质: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③特点:兵民合一,形成了军事、行政、生产三位一体的组织。 ④作用:从军事上来看,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不仅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保证了较强 的战斗力; 加强女真族封建化进程,促进社会进步 (猛安谋克与地域性的村寨结合起来, 发展为地方政权的雏形,由地缘政权代替了血缘的氏族组织)。 四、元 1.发展 (1)建立政权:1206 年,漠北蒙古部首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