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生物制剂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docx

2023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生物制剂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doc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生物制剂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摘要】 免疫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 传统的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外,生物制剂越来越多地应用 于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 质量,为这类疾病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曙光。然而,生物制剂在免疫性 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尚缺乏统一的规范,制定既符合国际指南标准又 贴近中国临床实践的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生物制剂治疗共识势在必行。 为此,我国肾脏病领域专家依据国内外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结合中 国肾脏疾病患者的特点,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共识。本共识 内容包括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及其发病机制,常用生物制剂及其 作用机制,生物制剂的应用原则与方法、疗效与安全性、患者的选择 与监测、常见问题与对策以及特殊人群应用的注意事项等方面,以期 为临床医师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 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是终末期肾病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无法耐受,迫切需要新型靶向药物。近几年来, 生物制剂在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解决重症、难治 性肾小球疾病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如何合理、有效、安全地使 用生物制剂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尚缺乏针 对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生物制剂治疗的临床应用共识。为此,我们从免 疫性肾小球疾病生物制剂的应用原则与方法、疗效与安全性、患者的 选择与监测、常见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结合中国肾病患者的特点,制 定《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生物制剂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更 规范地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免疫性肾小球疾病。本共识以2021 年改善 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肾小球疾病临床实践指南[1]、2021 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 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相关肾炎诊断和 治疗中国指南[2]、2020年利妥昔单抗 (rituximab, RTX)用于 ANCA 相关性血管炎 (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维持缓解治疗专 家共识指南3]、2019 年中国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 LN)诊断和 治疗指南[4]、2019 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EULAR)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治疗建议更新[5]等为参考,结合我国的临床 实践经验制定而成,希望能给临床肾科医师提供实践指导。 一、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及分类免疫性肾小球疾病是指体液免 疫、细胞免疫或补体异常激活而引起的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病变。根 据发病机制[6],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可分为以下6 类:(1)循环免疫复 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如膜性肾病、 IgA 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IgA 血管炎 (IgA vasculitis, IgAV)、LN、 感染相关的肾 小球肾炎等;(2)原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炎: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3)ANCA 相关性肾小球疾病:如 ANCA 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包 括髓过氧化物酶 (MPO)-ANCA 和蛋白酶3 (PR3)-ANCA 阳性肾 损害;(4)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相关肾小球疾病:如单克隆免疫球 蛋白沉积病、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管 状病、纤维性肾小球肾炎等;(5)补体异常激活相关疾病:包括非典 型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aHUS)、 C3 肾小球病 (C3 glomerulopathy,C3G,如 C3 肾炎、致密物沉积 病 ) ; ( 6 )T 细胞参与介导的肾小球疾病:如微小病变肾病( minimal change disease, MCD)、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FSGS)等。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及分类 总结于表1。 表1 根据发病机制进行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分类 致病类型 具体疾病 循环免疫复合物 膜性肾病、IgA肾病、IgA血管炎、狼疮仟炎、感染相关的肾小球肾炎,纤维性肾小球肾炎(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 原位免疫复合物 抗肾小球基底膜骨炎 ANCA相关性 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包括MPO-A

文档评论(0)

159****78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