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第7章现代派小说与先锋小说.pptx

重庆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第7章现代派小说与先锋小说.pptx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7章 现代派小说与先锋小说;一.现代派小说 二.先锋小说;一.现代派小说;王蒙是最早开始追寻现代主义艺术形式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数篇意识流小说可以看成是中国当代现代主义的滥觞。 直接从艺术形式技艺方面主张大量吸取西方现代派技巧的是剧作家高行健。1981年他在《随笔》上连载多篇短文介绍西方现代派,随后结集出版。这本题为《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的小册子引起极大的反响。 ;2.现代派小说高潮(1985年) 就叙事文学而言,现代派的高潮直到1985年才到来。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1985)和徐星的《无主题变奏》(1985)被认为标志着中国真正的“现代派”横空出世。 创作的核心观念是表现自我,反抗对自我的压抑。 实际上是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模仿。 ;3.先锋小说的铺垫(1986年) 代表作家:莫言,马原,洪峰,残雪 (1)莫言:回到个人体验的生命本体,回到叙事语言的本体 1986年,莫言发表《红高梁》等一系列作品,1987 年出版《红高粱家族》包含《红高粱》、《高梁酒》、《高粱殡》、《狗道》和《狗皮》5个中篇。 以热辣辣的笔法,描写山东高密富有野性的生活。; ;2011年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第二阶段 (1985——1986) 创作的爆发期 :《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球状闪电》、《白狗秋千架》 《红高粱家族》(含5个中篇《红高粱》、《高梁酒》、《高粱殡》、《狗道》、《狗皮》) 以天马行空的气势,以激烈的反传统姿态大胆探索,拓展了新时期小说的创作空间。;; ;3)第三个阶段 (1987- ) 以1987年《红蝗》的发表为标志,主要转向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1988 );《十三步》(1988 );《酒国》 (1993) 《丰乳肥臀》(1995 );《檀香刑》(2001 );《四十一炮》(2003) 《生死疲劳》(2006);《蛙》(2009) ; ; ; ; ; ; ;(2)马原: “元叙事” 马原被认为是一个标明先锋文学历史界线的起点。他在1984年写下《拉萨河的女神》,1985年发表《冈底斯的诱惑》,1986到1987年发表《错误》、《虚构》、《大元和他的寓言》、《游神》、《大师》等作品。 马原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将小说的叙事因素摆放到情节因素之上,形成独特的“马原叙事圈套”。;(3)残雪 原名邓小华,祖籍湖南耒阳,1953年5月生于长沙。 代表性作品: 短篇小说:《山上的小屋》、《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 中篇小说有《黄泥街》、《苍老的浮云》 长篇小说有《突围表演》;她用最简洁朴素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奇异、诡谲、神秘、怪诞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意象,建立起一个超验的非理性世界。 在小说主题上,残雪致力于表现人类整体的生存困境和人性的黑暗。她笔下的世界阴郁、扭曲、逼仄、敌对,人与人之间互相猜忌,没有一点寻常世界里的脉脉温情和幸福意识。;叙事方式上,残雪以个人感觉为基础,通过梦魇、呓语、幻觉和强烈刺激的意象来描写怪诞的感官体验,混淆现实和梦幻,因而呈现出一种强烈的个人风格。残雪小说在主题和叙事上的特点,明显受到西方现代派卡夫卡等人的影响。;二.先锋小说;狭义的“先锋小说”则专指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主义为旗帜、以叙事革命为轴心、彻底颠覆既有文学传统的文学。主要作家有最初的马原、莫言、残雪、苏童、洪峰,和稍后出现的格非、孙甘露、余华、叶兆言、扎西达娃、北村、吕新等。;(二)先锋小说的特征;2)传统文学总是力图引导读者相信他们所描述的历史是真实的,这与小说的拟史传统有关。先锋文学则认为任何历史都是被遮蔽的历史,历史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和挑战。;2.文学观念的先锋性 1)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将文学纳入政治轨道,甚至演变为文学等同于政治,文学完全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先锋文学远离政治话语,对传统的功利主义文学进行全面颠覆,使文学从原先的意识形态负载中脱离出来。;2)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文学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先锋文学则改写了文学反映论的传统,执着于个人化的艺术感觉,认为写作是一种自成一体的创造行为,作家的想象力必须得到充分发挥。 ;3.叙事风格的先锋性 1)叙事结构。文本结构从封闭完整向开放的叙事转变:用偶然性甚至宿命论来打断叙事结构的因果链条;用文本的空缺或重复,使叙事线索复杂化,造成叙事的迷宫或圈套;用戏拟抽取先前文本中的关键性因素,达到戏弄、嘲笑的目的。;2)叙事视角与叙述者。抛弃全知视角的无所不能,大量运用限制视角;不明身份的叙述者在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自由穿行,混淆了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分野;运用“元叙述”的方式解构文学“真实性”的神话。;3)叙事时间。先锋作家频繁调动时间因素参与叙事,大量运用预叙和重复叙述的实验,使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错位,让故事在不同的时空组合中产生意义的延宕。 4)叙事语言。用近

文档评论(0)

133****8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领域编辑

认证主体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