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40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40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苏轼经典名篇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中秋》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生命“放逐”中的“坚守”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词豪放的风格。思维发展与提升: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描绘的赤壁风光,,提升诗词鉴赏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揣摩诗句,通过对诗词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美,体会词作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品味词的声韵美。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所体现的生命态度。解题(词牌)(题目) 念奴娇 · 赤壁 怀古(地点)写景 (题材)抒情词题解读①念奴娇 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位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②赤壁怀古 标题,“赤壁” 即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 “怀古”: 古代一种诗词题材,用于追怀古昔,追念古代人物或历史事件。咏史怀古诗词咏史怀古诗词往往是作者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慨或抒己之怀。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咏史怀古诗 *标志:标题中带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其前加“咏”,或在其后加“怀古”“咏怀”。 如陶渊明《咏荆轲》,刘禹锡《石头城》,杜牧《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手法:用典、对比、反衬、借古讽今、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情感:昔盛今衰、壮志难酬、借古讽今、怀才不遇散文诗词书法绘画苏轼(1037—1101) 关于诗人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旷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奇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豪放词创始人才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苏、黄(庭坚)、米(芾)、蔡(襄)善画枯木怪石,与胸有成竹的文与可并称“文苏”开创性贡献——豪放派 在苏轼之前,“诗庄词媚曲谐”,词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他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屏障,扩大词的题材,使词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中,丰富了词的意境。 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 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工作经历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神宗死,哲宗立。太后高氏执政,司马光为相,新党被打压,东坡还朝、外任。(1085~1093) 三次贬谪2、1094年~1096年:58岁谪往惠州。1、1080年~1084年:44岁时谪往黄州。3、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儋州。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 王安石变法 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发动了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四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他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 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

文档评论(0)

187****18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