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治疗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理学课件).pptx

化学治疗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理学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案例一 儿科,李某,男,7岁,发热,咳嗽咯痰3天,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如果你是当班护士,现在请你来执行如下医嘱。 Rp 0.9%生理盐水 250ml 青霉素G钾80万U 用法:静脉滴注 每日2次 青霉素 皮试( )处方Rp 注射用青霉素钠40万u×12支 用法:80万u 肌注 2次/日 皮试(一)Rp Inj Penicillin 40,0000u×12 Sig 80万u i.m. b.i.d. C.T.(一)Rp 阿莫西林胶囊 1g×9 用法:1g 口服 每日2次Rp 0.9%生理盐水 100ml 头孢尼西1g 用法:静脉滴注 每日2次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口服青霉素G易破坏,吸收少,不应口服。青霉素G可肌注和静脉给药,速度宜慢。水溶液不稳定,需临用现配,24h用完。不宜和其它药物或输液混合注射。注射与解热镇痛药合用,延长作用时间。不可与其它溶液混合。可与氨基糖苷类协同抗菌。与磺胺类,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合用产生拮抗作用。配伍青霉素类青霉素皮试配制皮试液1) 80万u青霉素G钠(钾)加4ml生理盐水 20万u/ml2) 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lml(含青霉素2万U)3) 弃去0.9ml,余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含青霉素2000u)4) 弃去0.5ml,余0.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含青霉素500u)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a.用75%酒精消毒前臂屈侧关节上6.6cm处皮肤.b.抽取皮试液0.lml(合青霉素50u),作皮内注射成一皮丘(小儿注射0.02—0.03ml).c.等20min后,如局部出现红肿,直径大于1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对可疑阳性者,应在另一前臂用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青霉素【抗菌谱】G+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厌氧杆菌等G-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 链球菌感染性疾病(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各种敏感菌所致感染的首选药脑膜炎奈瑟菌所致流脑G+杆菌感染性疾病(破伤风、白喉)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梅毒、钩体病)青霉素【临床应用】青霉素【不良反应】青霉素的毒性很低,但应特别警惕其过敏反应。1、过敏反应 为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可出现药疹、血清病、溶血性贫血及粒细胞减少;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性哮喘、血压下降、循环衰竭、惊厥、昏迷,抢救不利可致死亡。青霉素过敏防治措施 备好抢救药品: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H1药等。四备急救药 避免病人饥饿时使用;用后观察15~30分钟。三观察 皮试:①初次使用②停用超过3天③更换批号时 。二 试 用药前详细询问病史、用药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一 问青霉素【不良反应】2、其他: 肌肉注射青霉素钾盐可产生局部疼痛、硬结或周围神经炎; 大剂量青霉素钾盐或钠盐静脉给药易致高血钾、高血钠症; 鞘内注射可引起青霉素病,产生脑膜或神经刺激症状,肌肉痉挛性抽搐、昏迷等症状。案例二 儿科,李某,男,2岁,感冒发热,伴咳嗽,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应用青霉素静滴抗炎,静脉滴注的过程中家属私自调快速度,患儿出现昏睡,呼之不醒。请你作出初步判断和处理。青霉素青霉素的缺点: 1、化学性质不稳定:水溶液易失效并产生致敏物质 ;易被酸、碱、醇、重金属离子破坏 2、不耐酶、抗菌谱窄、过敏反应发生率高解决方案: 1、临用前配置 2、禁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汞配伍使用 3、禁口服,注射给药;用药前皮试 4、改良化学结构,开发新型青霉素类产品半合成青霉素耐酸青霉素:青霉素Ⅴ 特点:①耐酸,可口服; ②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无效; ③抗菌谱与青霉素同,主要用于轻症感染。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 特点:①耐酶——主要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 ②耐酸耐酸——可口服,肌肉或静脉给药。 半合成青霉素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匹氨西林、阿莫西林 特点:①耐酸——可口服 ②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无效; ③对G-杆菌有效——用于伤寒、副伤寒以及G-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羧苄西林、磺苄西林、替卡西林 特点:①不耐酸不耐酶——口服无效,对耐药金葡菌无效; ②对大多数G-菌有效—可用于G-杆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及泌尿道感染; ③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感染如烧伤创面感染。二、头 孢 菌 素 类药 物抗菌谱 对 ?-内酰胺酶稳定性肾毒性临床用途第一代 ~噻吩、 ~唑啉~氨苄、 ~拉啶G+菌部分稳定较大耐药金葡菌感染第二代~呋辛、 ~孟多~尼西G+菌、G-菌厌氧菌稳定低G-菌感染第三代~噻肟、 ~他定~曲松、 ~哌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下载

认证主体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