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 NUMPAGES 一:巨食道 megaesohagus 由于食道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 临床:上腹痛,下咽困难,食物反流 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变性,数量减少 病理:食道大部分高度扩张,壁肥厚,伴炎症反应 Esophageal?Carcinoma 男,48岁。距门齿30cm处可见结节状隆起,表面无溃烂,质硬,触之易出血 中度狭窄 最后诊断? 1。高级别上皮瘤变(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破碎?是否浸润不清  2。鳞状细胞癌 Disease of stomach Gastritis(胃炎) 胃炎分: 原发 浅表,萎缩,肥厚 继发 浅表性胃炎分型: 轻度:炎症局限在粘膜浅层,未超过粘膜全层的1/3 中度: 炎症细胞浸润〉 1/3, <2/3 重度:炎症细胞浸润> 2/3 中性粒细胞—伴急性活动 萎缩性胃炎 特点:粘膜固有腺体减少+肠上皮化生 胃镜: 1、颜色:橘红-—-灰白 2、厚度:正常-—-变薄 3、血管:清晰可见 腺体 1)原来的腺体萎缩变小、减少或囊状扩张        2)增生的腺体可发生肠上皮化生、 假幽门 腺化生。 固有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甚至可形成淋巴滤泡。 假幽门腺化生:胃体和胃底腺体中的壁细胞、主细胞消失,由类似幽门腺的粘液细胞取代。 慢性胃炎病理诊断标准及分类 一、活检 1.用于研究: 5块  胃窦2块:距幽门2-3cm 胃体2块:距贲门8cm   胃角1块 临床:  3块  3.不同部位分瓶装 4.须向病理科提供取材部位、内窥镜所见、简要病史 二.特染 胃黄斑瘤 又称:黄色素瘤、粘膜胃斑、脂质岛 在胃粘膜内形成的黄白色瘤样斑块 病理:粘膜上皮下,成堆胞体大、多边形、胞浆泡沫状、核居中或偏位的泡沫细胞。 胃癌细胞的来源 胃腺颈部和胃小凹底部的组织干细胞,此处腺上皮再生修复特别活跃,可向胃上皮分化,肠上皮,癌变常由此部位开始 直径〈0.5cm   微小癌        直径0。6~1cm  小胃癌 活检组织为癌,但手术标本连续切片均未发现癌  一点癌 早期胃癌:与浸润的深度有关,与范围大小无关 胃癌的组织学类型 1、腺癌 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 2、粘液腺癌:50%细胞外粘液 3、印戒细胞癌:50%印戒细胞 4、未分化癌 扩散途径:(1)直接扩散(2)淋巴道转移 (3)血道转移 (4)种植性转移    ※ Krukenberg瘤 胃粘液腺癌浸润到胃浆膜,脱落到腹腔, 种植于腹壁及盆腔器官腹膜,形成新的转移癌. 如果种植到卵巢,则形成卵巢的转移性粘液腺 癌,称Krukenberg瘤. 胃间叶组织肿瘤 胃间质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血管瘤、淋巴瘤 胃窦血管扩张症?(?GAVE)?:平均年龄?69.1?岁?(?42—89?岁).?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慢性隐匿性出血,故病人多因为缺铁性贫血而就诊。亦可以有便血,吐血。 内镜:胃窦部纵向皱壁黏膜内血管扩张,并在幽门处汇合,酷似西瓜条纹。 病理:大体:黏膜增厚,黏膜下小静脉曲张.镜下:黏膜内毛细血管扩张并有局部血栓行成,固有膜纤维平滑肌增生。治疗:胃窦切除,补铁。内镜治疗:激光,电烁等。? Disease of stomach 内分泌细胞肿瘤 一、概述 1。分布:内分泌细胞分布很广   食道 ,直肠,胆管,胆囊 2。分泌激素 40余种 APUD细胞系统 即弥漫性神经内分泌系统(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  1.广泛分布于全身各部位的一些内分泌细胞和细胞群 2.这些细胞内有胺or具有摄取胺的前体,进行脱羧反应的能力 3.APUD细胞银染色阳性,有称嗜银细胞 4.APUD细胞遍布全身,脑和胃肠道最多见。肺、胰、咽喉、鼻、涎腺、泌尿、生殖道、皮肤 分类:根据分化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高分化内分泌细胞癌      类癌 中分化内分泌细胞癌   不典型类癌 低分化内分泌细胞癌  小细胞未分化癌 Carcinoid(类癌) (一)概述1。一种低度恶性的不常见肿瘤,生长缓慢。2.年龄:60~70y,平均55y,(报道89y~10d)。3。部位:胃,直肠,胆囊,胆管。4。瘤细胞含有神经分泌颗粒,1969年Pearse认为属于APUD系统,本瘤亦为APUDoma (二)肉眼特点 1.多位于粘膜下层,结节状,息肉状隆起,局限性增厚。2。一般较小,1~2cm,〉3cm较少,偶见小儿头大。3.质硬,切面灰白or淡黄色,境界清楚.4.肿瘤表面覆盖的粘膜一般完好 (三)镜下特点 1.? 肿瘤组织排成巢状、索状、片状,部分见菊形团状排列 2.? 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小细胞,胞质淡粉色 3.? 未分化型类癌:细胞异性明显 (四)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1。组织化学

文档评论(0)

lljwd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