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pdf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 辑 一、单选题 1.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 以谊,节民以礼”的改革措施,以此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这体现了董仲舒 ( ) A.将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B.认为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 C.主张民众平等接受学校教育D.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 2.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 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宣扬 “天人感应”学说 B .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 .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 ( ) A.孔子、董仲舒 B.韩非子、董仲舒 C.荀子、孟子 D.商鞅、孟子 4.有学者称古代某思想家为 “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属于这位思想家核心主张 的是 (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存天理、灭人欲 D、以天随君,以君随天 5.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被汉武帝接受,主要是因为它 ( )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 C.有利于学术思想的开放 D.有利于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 6.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 (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 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 为汉初 ( ) A.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7.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 73 名状元中,出生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 家的就有 56 人,占76.71%平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 11 人,占 15.07%,含 钍出生的只有六元,占8.2%,这反映出当时 ( ) 1 / 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 辑 A. 上层社会具有入世优势,B. 与察举制之比选官方式相同 C. 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 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8.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 A. 人定胜天 B. 无为而治 C. “天人感应”D. 实行仁政 9.“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 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以威。”汉代出现这种观念主要 是由于( ) A. 官僚体制的确立 B. 君主专制的强化 C. 监察制度的完善 D. 儒家思想的影响 10.《汉书》载“今师异道

文档评论(0)

金领职业教育题库大全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