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pdfVIP

(完整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完整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弱小世界 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是人们常用的观看工具之一。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显现人的肉眼看别清的细微之处。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水滴、加满 水的烧杯与烧瓶等器具也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 3.经过放大镜能观看到许多肉眼看别清的躯体构造,如:苍蝇的双眼是复眼, 蝴蝶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脚的内侧。 4.放大镜正确使用办法有:挪移放大镜或挪移被观看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 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镜片的凸度越大,放大倍 数也越大。 5.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如: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 粒基本上晶体。 6.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基本上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 但都非常有规则。 7.13 世纪的培根设计并创造出了能增进眼力的眼镜。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 克发觉了微生物。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发觉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8.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具微观世界。 光学显微镜上有 目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反光镜等。 9.假如显微镜的 目镜上标有 10X,物镜上标有 16X,这么观看到的物体图像 将被放大 160 倍。 10.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命体基本上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 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讲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 学的三大发觉之一。 1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办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看。 12.在水中 日子着非常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 眼虫、鼓澡等。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 第 1 页/共 5 页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激有反应、能生殖等。 13.我们能够利用干草培养弱小生物。 14.观看工具进展: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 微镜。 15.人类探究弱小世界的成果有:(1)利用显微镜发觉细菌、病毒,反抗疾 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 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16.人类观看工具的改进: 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别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能直截了当或间接观看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基本上由物质构成的,整 个世界基本上由物质构成的。 2.物质变化能够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别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3.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 体、产生沉淀物等。 4.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 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5.细细咀嚼米饭或馒头后感到甜味,是因为米饭和馒头中含有淀粉。要检验 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能够在食物上滴几滴碘酒,假如变成了蓝色 (蓝紫色), 就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一线教育多年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