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件: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要求:1.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①能够简述隋唐制度在选官、职官和田赋等领域的独特设计 ②能够运用相关文献记载,简述隋唐时期在科举制上的变革举措 ③能够明确三省六部的主要职能 ④能够说出“庸”的具体含义和两税法的基本内容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唐·孟郊《再下第》 Q:以上两首唐诗跟哪一制度有关? 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一、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Q1:曹魏时期创立九品中正制的背景?与察举制的关系? Q2:九品中正制曾起过的历史作用?后为何被废弃?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一、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Q:梳理科举制发展历程? 一、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Q1:从材料中可以解读出有关科举制度的哪些信息? Q2:科举制相较九品中正制有何进步?据此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Q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唐代科举制有三大特点:(1)分科招考,取士权归于中央;(2)允许自由报考;(3)主要以成绩定取舍。 ——邓小南“中古史”讲稿 积极:见课本①②③④ 消极:①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知识分子醉心功名利禄,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学技术发展 二、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 ? Q1:根据教材,绘制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机构示意图及工作流程?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Q2:概括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作用? 三省分权——削弱相权, 彼此制约 加强皇权; 减少决策失误?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分掌庶政。 ——据《新唐书》、《资治通鉴》整理 Q:政事堂的性质有何变化?其设立体现了三省怎样的发展趋势? 二、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 三、赋税制度 (7世纪的初唐)拓跋魏所开始的均田制重新颁布,原则上耕地继续归于国有。按照唐律令,凡成年男子给田一百亩(八十亩年老时退还政府;另二十亩可继承);每三年编造一次户籍。随着均田制也有整齐划一的税收制度,纳税义务包括租、庸、调三项(租为每丁粟两石,调为每户绫绢两丈,庸则岁役两旬)。 以一百亩的田地为基数,以上赋役的比重算是很轻的,所以在最初一百年内,人户的登记不断增长,国家仓廪库藏也愈为充实,上下之间呈现一片和谐融洽的景象。 ——据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整理 Q1:指出唐前期实行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说明两者关系? Q2:制度渊源? Q3:唐前期制度实行曾起到怎样的历史作用?后为何无法维持? 三、赋税制度:两税法 实行“量出制入”原则,根据财政支出预算确定征收总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一律就地落籍纳税;根据财产多寡定户等,每户按财产纳户税(钱),按田亩缴纳地税(粮) ① ②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③ 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实行时间 唐前期 唐中后期 实行背景 均田制推行 均田制崩溃,财政困难 征税总额 定额 量出为入 征税对象 成年男子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征税标准 人丁 财产 征税种类 租庸调、杂税等 户税+田税 征税次数 一次 夏、秋两次 三、赋税制度 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财政收入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名目 减轻了农民负担 Q:概括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调(人头税):帛或布 租(田亩税):粮食(粟) 北魏孝文帝 均田制 : 徭役:成年男子 按人丁征收,田制与税制紧密结合 今天作业:《练习巩固》第6课——完成并订正好 国庆作业: ①《练习巩固》第7课——完成并订正好 ②单元检测(二)——完成并订正好 ③备战月考:自主复习第一、二单元 国庆作业 V供研学交流用 另附1-7课默写,仅供参考 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 。 旧石器时代的定义、代表性遗址(至少2个)。 新石器时代的定义、生产生活状况(至少2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