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件:11&12课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和一战.ppt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11&12课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和一战.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12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列强支配下的世界 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形成 1、表现: 经济——各国间经济联系加强; 地区分工初步显现(欧美工业国是主要的工业品生产地与资本输出国,亚非拉农业国沦为它们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 政治——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19世纪末刮起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狂潮) 2、特点: 列强支配:欧洲占优势,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各地区、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际格局不稳定 欧美列强发展不平衡: 美日两个非欧洲国家迅速崛起,成为欧洲列强的强劲竞争对手。 欧洲内部发展不平衡,德国迅速崛起。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均势”遭到破坏,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重心瓜分世界的局势。 法德两国的矛盾 普法战争法国的战败使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款50亿法郎,丧失在西欧和中欧霸主地位,国内各阶级一致要求报仇雪恨。 德国则唯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大陆南部,连接亚、欧、非三大洲,濒临黑海、亚德里亚海,素有“欧洲十字路口”之称。巴尔干半岛气候宜人,粮食产量高,兼有欧洲缺乏的矿产、石油等重要资源。 公元4—6世纪,生活在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的斯拉夫人迁徙到巴尔干半岛,并在此定居。定居于半岛西北部的斯洛文尼亚族和克罗地亚族,皈依了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而定居于东南部的塞尔维亚族、马其顿族和黑山族,则信奉了东正教,使用基里尔字母。后来奥斯曼帝国入侵,强迫当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后来,巴尔干半岛又曾被奥斯曼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占领。两大帝国为了加强对南部斯拉夫人的统治,利用其内部矛盾,对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实行“分治”政策。 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飘扬过海…… ——德皇威廉二世 在非洲,德国沿着赤道两侧占领了多哥、喀麦隆、西南非洲、坦噶尼喀、卢旺达、布隆迪。德国要修建一条从柏林经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到巴格达的“三B”铁路。这和英国连接开普敦、开罗、加尔各答三地的“三C”铁路计划针峰相对。“三B”铁路如能建成,德国的军事和经济势力将抵达波斯湾,损害英、俄在中、近东的利益,像一柄利剑架在英属印度的头上。德国在太平洋上占领了新几内亚和马绍尔、加罗林、西萨摩亚、马里亚纳等群岛,还强行租借中国胶州湾,准备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威胁英国从苏伊士运河经新加坡到上海的“三S”计划。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版历史教材 局部冲突 两次摩洛哥危机 波斯尼亚危机 两次巴尔干危机 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 民族、宗教、领土关系复杂; 战略地位重要,列强争相插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日迅速崛起,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均势”遭到破坏,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重心瓜分世界的局势。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疯狂地扩军备战、争夺巴尔干,是导致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德军最初的战略计划-“史里芬计划” 1905,德军总参谋长史里芬、毛奇、瓦德西等制定的对法、俄的作战计划。 先发制人、各个击破的速决战 计划先把兵力集中到西线,用4~6周时间击败法国,再挥师东进,进攻东线上缓慢移动的俄国人,结束战争。 整个计划建筑在诸多假设之上 俄军动员迟缓 法军不堪一击 英国不会立即参战 德皇威廉二世给士兵送行时说:“叶落之时你们就会回到家乡”。 交战双方的军列上都写着“圣诞节回家”。 7.30,俄沙皇签署全国动员令时,向大臣们说:“想一想你们要我承担的责任吧!想一想千千万万个被派去送死的人吧!” 这次会战,虽然双方伤亡不能算太大,战斗时间也不长,但却是一战中第一个重大战役,宣告德“史里芬计划”破产。 这对于东西两面作战,人力物力均感不足的德国来说,显然不利,预示德国军事集团最终失败的结局。 小毛奇给妻子的信: “形势太坏,巴黎东西的战斗对我们不利 ……战争开始时我们的巨大希望已经粉碎……我们最后将在两线作战中疲于奔命!这同我们这个战役的辉煌的开端真是天差地别!现在这是个痛苦的幻灭。我们必须对这场浩劫付出代价。”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国军队为争夺凡尔登地域进行的各次战斗行动的总称。1916年2月21日清晨,德军炮火猛轰凡尔登,每小时有10万发炮弹落在阵地上。经过12小时的轰击后,德军利用夜幕降临的机会冲杀过去,但遭到法军的英勇抵抗。德法两军展开了白刃战。那时,法军提出“不许敌人过去”的口号,很是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