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及其利用的.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5.火灾时,引起身上衣服着火了。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往身上浇水,使火焰熄灭 B、迅速奔跑,找水源,用水熄灭 C、躺在地上打滚,把火焰压灭 D、旁人赶快用湿衣服或毛巾等帮助他扑打灭火 B 6.1995年12月8日,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沿楼梯迅速下移;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 * A * * 火灾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油锅着火 熄灭酒精灯 桌面酒精失火 熄灭蜡烛 森林失火 盖上锅盖 与氧气隔绝 盖上灯帽 与氧气隔绝 盖上湿布 降温并与氧气隔绝 用嘴吹灭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前方开辟隔离带 阻断可燃物 8、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装置11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 *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 * *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 *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用嘴对着燃烧的蜡烛用力吹气,结果蜡 烛熄灭了。 2、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结果蜡烛熄灭了 3、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由于 蜡烛燃烧不断地消耗氧气,当氧气量不 足时,蜡烛熄灭。 * * “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 (降温至着火点下) (降温至着火点下) (隔绝氧气) 思考: 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 (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5、剪去蜡烛的烛芯,或在蜡烛的下面截取其中的一大段,蜡烛很快熄灭。 (去除可燃物) * * 拓宽视野: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 * * 分析: 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用嘴吹会使产生的热量随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在煤炉中燃料多,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扇风不会使煤炉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扇风时又使空气流通,补充了氧气,所以会越扇越旺。 燃烧和灭火 * * * * 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的因素分析: * * 1、为什么碳、硫、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 2、为什么刨花、小木块比大木块好燃烧?同是木材,着火点不变,那么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 因为薄的、小的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 所以燃烧的比较旺盛。 因为物质的性质不同,燃烧的情况也会不同。 因为物质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系。 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的因素: (1)可燃物的性质;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氧气的浓度。 * * 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下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 是: 。 * * 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为充分 【体验收获】 * *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易燃

文档评论(0)

培优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中小学专业高端辅导20年,特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