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一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 1.1 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 《阳江市海陵岛总体规划修改》(2018~2035); 《海陵岛闸坡片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闸坡片区1:500地形图电子资料》。 2 技术规范、标准和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2.1 技术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016年版) (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4)《 城市道路 路线设计规范》 CJJ 193-2012 (5)《 城市道路 路基设计规范》 CJJ 194-2013 (6)《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21 (7)《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 36-2016 (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 (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2019) (10)国家及 地方的有关 法律规范及 强制性标准 2.2 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计算行车速度:城市次干路30km/h 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标准轴载:BZZ-100 设计荷载:城市-B级 交通饱和设计年限:15年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 东风一路按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除东风一路AK0+000~AK0+248段属于原有道路路面损坏修复外,东风一路其余路段需铺筑新路面;文明路。 2.3 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97-2014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1-2019) 3 工程概况 3.1 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阳江市海陵岛闸坡片区的旧城区,本工程主要实施东风一路。旧城区主要是以居住为主,主要道路两边大部分为商铺;考虑到老城区基本成型,建设密度较大,拆迁工程量较大,因此在老城区将改造成雨污合流制管道,有条件的地方可改造成雨污分流制;新城区则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 因此,本排水改造确定对于改造范围内采用雨污分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两种排水体制并用,对于周边的主要道路及有条件改造的道路采用完全雨污分流制;对于区内建筑物密集的区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3.2 主要设计内容 除东风一路AK0+000~AK0+248段属于原有道路路面损坏修复外,东风一路其余路段需铺筑新路面。本工程道路专业设计内容为全线道路的平、纵、横、路基、路面设计。 3.3 工程资料 3.3.1 工程地质资料 1)资料: (1)地理位置:拟建道路场地位于阳江市闸坡镇区,交通较为方便,便于施工材料运输。 (2)地形、地貌:本场地地貌单元属以滨海冲积地貌为主,部分区域为剥蚀残丘地貌,区域地形大致呈中部高、周边缓慢倾斜,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场地钻孔高程为3.02~5.88m,高差2.86m。拟建场地位于阳江市闸坡镇,周边被闸坡港湾环绕,潮水涨落差较大,近岸地段水深较浅。 (3)区域气候条件:场区内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季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为:春湿多阴雨,夏长无酷热,秋冬暖而晴旱。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3308.3mm,4~9月份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平均年降雨量2259.1mm,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50.02mm,陆地蒸发量832.47mm。多年平均气温22oC,最高气温36.8oC,最低气温-1.8 oC。平均风速2.1m/s,最大风速24.0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8.0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39h。7~10月为台风季节。影响该道路项目施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暴雨。 3.3.2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 阳江市地处华夏系构造带西南段,粤桂加里东隆起东缘,吴川-四会断裂带中段,表现为由一系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褶皱、侵入岩体和中新生界断陷盆地组成,并构成了阳江地区的地质构造骨架,本场地地质图见《区域地质及构造图》。 近代地震是新构造运动的显著标志之一。自1969年7月26日6时50分发生在阳江地区的地震,震中位于阳西县的洋边海附近,震级6.4级,区内烈度7-8度以上。此后1986年1月28日发生了5级地震,1986年9月23日发生了3.6级地震,1987年2月22日发生了3级地震,1993年2月4日发生了3.6级地震。另据水准测量结果,1956-1996年十年间阳江附近地壳上升最大8.4mm/y,1969年阳江地震后,地壳下降,最大-40mm/y。由此可见,区内地震活动平凡,地壳升降运动差异大,区内新构造运动活跃。场地附近无大的活动性断裂通过,可不考虑断裂构造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区域地质及构造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