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解析(全国甲卷).pdf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解析(全国甲卷).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 年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解析 (全国甲卷) 24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 “子男之田”,春 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 “楚子”。孔子此 举目的是 A .实录历史事实 B .提升周王权威 C .维护等级秩序 D .强调文化差异 解析:“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之一,面对春秋时期周王衰微,诸侯僭越的现象,孔子在自己编撰的《春秋》 中依然坚持对楚称之为“楚子”以来表明的自己维护西周时期等级制度的态度。因此C 选项正确。 25 .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图3 显 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公元2 年 公元140 年 图3 A .土地兼并程度 B .经济发展水平 C .人口自然增长 D .移民流入数量 解析:公元2 年是西汉末年;公元140 年是汉顺帝永和五年,这一年发生南匈奴叛乱,威胁关中地区。两个地 图展现了一个动态变化,即从公元2 年—公元140 年,湘水流域人口增加幅度远远大于江浙一带。而湘江流域的人 口增加幅度为392%,户数增加幅度为512%,江浙地区人口增加为126%;户数增加为128%。比较可知湘江流域的增 加幅度明显不可能使人口的自然增长。因此排除C 选项。湘江地区户数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人口的增加幅度,表明 很大概率从外来迁入了大量新的“户数”。因此答案选择D。 26 .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 .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 .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 .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 .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解析:红薯玉米明代才传入中国,因此A 错误。宋时商业经营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早市,同时随 着市民阶层的扩大城市娱乐活动不断增多。因此B 选项正确。白银作为货币进行流通是在明代中后期,因此C 错误。 棉花作为纺织品进入百姓生活在元朝以后,因此D 错误。 27 .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 “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 “圣人 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A .“百姓日用即道” B . “心外无物” C .“存天理,灭人欲” D . “工商皆本” 解析: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指的是将圣人之道和百姓生活相结合。因此题目描述的商人在做买卖中实践 “圣人之学”和A 选项最为契合。 28 .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 “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 《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A .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B .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 .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 .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解析:陈去病强调的是戏剧对于传播革命思想比文学书籍更有效,并“号召”青年投身戏剧。综合可知此时戏 剧成为了宣传革命的手段,因此C 正确。 29 .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 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中国 A .绅士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 B . “尊士践商”的积习遭弃 C .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 D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解析:题目中“绅商”身上特点是近代化和传统因素并存,反映的是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这与民族资本主义 “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