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2年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8期).docx

  • 1
  • 0
  • 约2.45千字
  • 约 22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2年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8期).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2年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 作者:谭诗琪 申双和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8期 摘要:根据长江中下游共41个站点1980—2011年5—10月天气资料以及水稻产量资料,采用年rcGis绘制各个省份高温热害等级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2年水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長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害分布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趋势,江西北部、浙江南部和湖南中部较为严重。各省份极端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水稻产量与温度变化基本呈反比。 关键词:水稻;高温热害;时空分布;产量;长江中下游 中图分类号: P458;S511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8-0097-05 近100年来,由于自然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加剧导致的温室效应,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大量研究表明[1],气候变暖将是我国未来的变化趋势,极端高温的发生频率也呈现升高的趋势[2-7],与1961—1990年相比,到2050年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将增加(2.8±0.5) ℃,未来我国的极端天气事件出现频率也将增加[8],夏季高温等会频繁出现,且持续时间更长,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水稻遭遇高温热害概率持续增加[9-10],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在高温热害的影响下,小麦、水稻、玉米等几种主要农作物产量可能下降37%,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11]。据报道,气温每升高1 ℃,水稻产量会下降10%[12],尤其在水稻结实期,温度上升1~2 ℃,产量将下降10%~20%[13]。此外,高温热害不仅会显著降低水稻的产量,其品质也受到影响[14-18],因此深入地研究高温热害至关重要。 长江流域横跨我国华东、华中、西南等三大经济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又是我国水稻主要种植区,而极端天气对长江流域影响极为严重,研究该地区高温的时空分布对水稻产量预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张倩等研究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主要会影响水稻孕穗、开花和灌浆,在高温热害典型年份,早稻与中稻都有高达30%以上的减产[19]。刘伟昌等分析长江中下游水稻生育期内最高温度历史资料发现,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高温热害发生, 对宏观把握水稻生产、管理、育种〖LM〗等有一定参考价值[20]。 目前普遍定义水稻的高温热害是指水稻处于孕穗后期和抽穗扬花期,也就是单季稻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时,遭遇连续日平均气温≥30 ℃、日最高气温≥35 ℃、同时极端最高气温38 ℃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的高温天气,而导致水稻生长发育受阻,部分生理活性受到抑制,多方面生理生态功能都遭到损害,而最终导致减产或严重减产[14]。高温热害指标是研究和了解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开展高温热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影响评估等的重要工具,也是评判灾害的标准。目前较多的判别指标是温度和高温持续的时间[21]。 1资料与方法 针对水稻生育期,选取长江中下游6省41个站点1980—2011年5—10月天氣资料以及水稻产量资料。处理后的天气数据包括逐日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平均温度、平均日最高温度、平均日最低温度、平均相对湿度、日最高气温等。水稻资料包括历年总产量及产量,其中缺测数据采用前后年平均值以及线性回归方法获得。本试验就水稻生育期内受高温胁迫情况,利用MATLAB处理数据,以连续3 d日最高气温≥35、37、39 ℃的频数作为轻、中、重度高温(表1)。 2结果与分析 2.1高温热害等级分布情况 图1为长江中下游1980—2011年5—10月水稻高温热害等级空间分布图,整个区域有大部分城市轻度热害发生次数高于100,约一半城市中度热害发生次数在20次以上,部分地区重度热害发生次数也达到了10次,且各等级热害均呈现南部多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的趋势。 轻度高温热害发生频数达到100次以上的地区有安徽省屯溪,湖南省南县、平江、邵阳、武冈、衡阳,江西省大部,浙江南部、鄞县、衢州等,其中,衡阳、修水、赣州、南昌、贵溪、南城、广昌轻度热害总频数高达200次以上。 中度高温热害发生频数达到20次以上的地区有安徽省屯溪,湖北省麻城、武汉、英山,湖南省平江、邵阳、衡阳,江西省大部,浙江省大部,其中,樟树、贵溪、丽水中度热害总频数高达100次以上。 重度高温热害发生总频数达到10次以上的地区有湖南省衡阳,江西省修水、吉安、樟树、贵溪,浙江省鄞县、丽水,其中,丽水重度热害总频数高达50次。 2.2平均最高温度年际变化 为了解整个区域水稻产量受高温影响,分析32年逐年5—10月的年平均最高温度,图2分别为各省的年平均最高温度年代变化,其中年平均最高温度整体趋势为20世纪80年代变化最小,21世纪变化次之,20世纪90年代升降幅度最大。其中,除了江西省的年平均最高温度是呈降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