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发展探讨-《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4期).docx

  • 0
  • 0
  • 约2.3千字
  • 约 19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基于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发展探讨-《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4期).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基于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发展探讨 作者:许玲 陈虞雯 魏伶俐 吴魁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04期 摘要:学科是重点实验室开展研究和应用的基本单元,是实验室建设的基础。重点实验室的实力、水平、影响力靠学科支撑,也靠学科成就来代表和体现,实验室建设管理将促进所支撑的学科成为强势学科,同时重点实验室可成为相近或相关学科的结合点。本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了学科建设现状、学科建设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发展策略。 关键词: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322.2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4-0301-04 收稿日期:2018-12-10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软科学项目[编号:ZX(17)4017]。 作者简介:许玲(1983—),女,安徽安庆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管理研究。Tel:(025E-mail:xuling@jaas.ac.cn。 通信作者:吴魁,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管理研究。Tel:(025E-mail:wk@jaas.ac.cn。 重点实验室作为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科技基础平台和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以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为重点,针对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产业技术源,聚集和培养重点学科领域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1]。学科建设是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工作的龙头,学科建设需要瞄准科学前沿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需求为牵引,以成果为目标,以人才为支撑,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主要任务,从而形成与主导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学科群,建设特色优势学科,打造新兴交叉学科,提升科研院所整体学科建设发展水平。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将促进自身的特色优势学科成为强势学科,同时重点实验室可成为相近或相关学科的结合点[2],为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有力地推动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1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现状与成效 1.1建设现状 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依托单位,挂靠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由江苏省科技厅1993年批准建设,1995年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的验收并投入运行。实验室设有水稻遗传育种、旱粮作物遗传育种、经济作物遗传育种3个研究方向,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花生、甘薯等8种作物为研究对象,针对全国尤其江苏农业转型升级对科技提出的新要求,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为重点,以作物新品种培育与应用为目标,开展农作物生物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现有人员规模共107人,其中研究生28人,博士后6人,客座人员14人,固定人员共59人。固定人员中,研究员24人,副研究员29人,助理研究员6人。博士40人,硕士15人。拥有一批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等人才团队。实验室建有面积超过4 500 m2 的研究办公楼及组织培养室;配有网室16 500 m2;温室面积超过400 m2;在六合、溧水实验基地拥有面积超过67 hm2的试验田,配有挂藏室、考种室、水泥晒场、工作室、大型农机器具等。拥有一批较先进、配套较齐全的细胞与分子遗传及分子生物学分析测试仪器,如DNA遗传工作站、高通量测序、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平台、液相色谱仪等。 近年来,实验室积极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优化调整学科方向,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夯实科研条件平台,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期间,实验室承担各类课科研课题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7项、国际合作项目20项,到账总经费达1.2亿元,年平均科研经费2 000余万元。获得科研成果奖15项,其中国家级奖3项,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品种40个,获得新品种保护权23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10.73,二区及以上期刊30余篇;出版专著2部;作物新品种转让转化纯收益达9 000余万元;植物与动物科学和农业科学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排名前1%。实验室通过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圈子,借智提升实验室学科发展水平,科研成果及产出显著增长,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 1.2建设成效 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为重点,以作物新品种培育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