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新发现石窟群遗迹调查简报 -《敦煌研究》(2021年4期).docx

  • 1
  • 0
  • 约3.11千字
  • 约 36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炳灵寺新发现石窟群遗迹调查简报 -《敦煌研究》(2021年4期).docx

  1. 1、本文档共36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炳灵寺新发现石窟群遗迹调查简报 作者:王玲秀 刘宗昌 孙淑梅 来源:《敦煌研究》2021年第04期 内容摘要:炳灵寺大寺沟东环路南端新发现数个大小、深浅不一且残损严重的窟龛,均为利用天然岩洞经人工处理后使用的早期佛教活动场所。经现场调查研究,初步判断可能为西秦或者更早时期的佛教遗迹,性质有僧房窟、禅窟、讲堂窟、瘗穴、造像礼拜龛五类。这批窟龛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炳灵寺石窟早期的佛教活动及其范围、发展特点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踪迹线索。 关键词:炳灵寺;新发现石窟群;调查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1)04-0084-10 Abstract:At the southern end of Donghuan Road at Dazigou in Binglingsi, several severely damaged naturally formed caves of different sizes have been found recently that were altered over the centuries for use in religious activities. An in-situ investigation preliminarily demonstrates that these caves were renovated for religious use in the Western Qin period or earlier. The cav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ive types based on function: living quarters, meditation caves, caves for sermons, burial sites, and caves containing Buddhist images used for purposes of worship. The discovery of these caves provides valuable clues for further study of early Buddhist activities and for the scope and development of religious practice in Binglingsi at that time. Keywords:Binglingsi Grottoes; newly discovered cave group; investigation 炳靈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60千米处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大寺沟中,史载北魏之前叫“唐述窟”,唐代称“龙兴寺”或“灵岩寺”,唐末以来随着藏民族文化和藏传佛教的不断传播渗透,始有“炳灵寺”之名,在藏语中意为“十万弥勒佛洲”。 据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记载,大寺沟口曾立有石门,上刻文为:“晋太始年之所立也……” [1]结合第169窟内第10、11等龛中具有浓郁汉晋风格的壁画、榜题,推测炳灵寺石窟最早的佛教活动可能要上溯至公元3世纪的西晋,十六国西秦时期开始进入大规模开窟造像阶段。现存第169窟第6龛中西秦建弘元年(420)题记,是炳灵寺石窟有明确纪年最早的开龛造像题记。此后,又历经后代不断增修扩建,现有大小窟龛216个,分布于上寺、下寺、洞沟三个区域。其中下寺区195个窟龛,主要集中在大寺沟西侧长约220米的大佛山崖面上,个别窟龛零星散落于禅堂、大崖根、姊妹峰等地,以早期汉传佛教为主,部分窟龛经后期藏传佛教重绘改制;上寺和洞沟区合计有21个窟龛,分布在大寺沟向腹地延伸的支沟中,为后弘期藏传佛教兴起后所开拓扩展的窟龛群。 一 新石窟群遗址发现始末 炳灵寺石窟于1955年成立保护机构后,开始不断加强保护管理工作。因石窟主要位于西侧崖面,先是在窟龛群对面的台地上修建了炳灵寺文物保管所办公用房,同时架桥辟路,贯通了从保管所至石窟再到大寺沟口河岸边的西环路。为应对逐年增加的游客量,2005年又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拓宽西环路,并开辟东环路,在大寺沟口架设南桥连通西环路,从而使大寺沟内南、北两桥遥相对望,两侧崖壁上西、东环路蜿蜒平行,形成一个环形有序的参观游览通道,缓解了日益加大的人流量压力。在东环路上方靠近南桥、于1968年刘家峡水库蓄水后没于水底的第1窟对面的小山坳里,有一处曲径通幽的自然山洞,洞内常年有岩体渗水,洞外雨季时山水从山顶涓涓流下,炎炎夏日行经此处顿觉清凉怡人,人们赋予它一个惬意的名字——神仙洞!为增加游客休憩场所,满足大家的猎奇心理,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于2007年在神仙洞内放置了一些休闲石桌椅,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