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天宫·兜率天宫-《敦煌研究》(2016年1期).docx

  • 0
  • 0
  • 约5.3千字
  • 约 78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天门·天宫·兜率天宫-《敦煌研究》(2016年1期).docx

  1. 1、本文档共7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天门·天宫·兜率天宫 作者:何志国 来源:《敦煌研究》2016年第01期 内容摘要:四川、陕北、河西本土汉晋以西王母为主神的天门图像、长江流域汉晋佛像和犍陀罗弥勒天宫等,促成了敦煌第275窟北凉弥勒天宫图像的出现,在敦煌北魏洞窟流行并影响云冈。中土早期弥勒天宫图像的形成是犍陀罗佛像与汉地西王母神灵信仰传统的契合,也是佛教艺术中国本土化的早期例证。 关键词:天门;汉晋佛像;敦煌第275窟阙形龛;弥勒天宫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6)01-0001-11 Abstract: The iconography of the Heavenly Gate as the abode of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from the Han and Jin style in Sichuan, North Shaanxi, and Hexi regions, Buddhist images of the Han and Jin dynas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the Heavenly Palace of Maitreya in Gandhara together led to the creation of images portraying Maitreya’s Tusita Heaven in Mogao Cave 275 of the Northern Liang dynasty. This new image was not only popular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caves of Dunhuang, but also influenced the Yungang Grottoes. Early images of Maitreya’s Heavenly Palace in the Central Plains derived from the convergence of Gandharan Buddhist sculptures and Chinese belief in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and present some early examples of the Sinicization of Buddhist art in China. Keywords: Heavenly Gate; Han and Jin Buddhist Images; niches in the form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gateway in Mogao Cave 275; Maitreya’s Heaven Palace(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我国早期石窟的开凿自然是受到印度影响的结果,但是,已有学者注意到早期石窟中存在的本土因素。例如,王洁和赵声良注意到敦煌第275窟出现阙形龛,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它与东汉时期的“天门”有关: 在四川的另一件画像砖上,阙门的上方还刻有“天门”字样,表明当时人们的一种升仙思想。以人间的阙来象征天国之门。那么,在佛教艺术中以阙来象征佛国世界,可以说是把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外来佛教思想相结合的表现。[1]① 该观点对于认识佛教艺术中国的本土化具有重要意义。不过,从出现“天门”图像的东汉晚期(约150—220)到北凉(421—439),在這200余年间,“天门”图像演变轨迹和途径如何,中国本土传统的“天门”图像如何与外来佛像结合,又怎样在敦煌于北凉时期形成独具特色的弥勒菩萨兜率天宫②,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究,以就教于同行。 一 东汉天门图像的类型和特征 大约从东汉中晚期开始,四川、重庆地区出现以西王母为主神标志的“天门”图像。重庆巫山土城坡南东井坎出土一件圆形鎏金铜牌(B1),构图用横栏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西王母坐龙虎座,戴胜着冠,头后有华盖;下部有双阙,阙由人字形门楣连接,其下纵列“天门”铭文榜题(图1)[2]。据统计,巫山铜牌标有“天门”榜题的共计发现6件[2]77-86[3-4]。此外,甘肃成县也出土“天门”铭文铜牌[5]。标有“天门”榜题的图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如上面所举巫山土城坡南东井坎铜牌(B1);第二,巫山地区铜牌中,以重檐双阙为主体,阙中间有璧,上面有“天门”铭文(图2)[2]78;第三,四川简阳3号石棺上双阙由“一”字形门楣连接,门楣上方镌刻“天门”二字(图3)[6]。第一种天门图式最为完整,西王母作为主神高居天门之上方;第二种天门图式略去主神西王母,是双阙和璧的组合;第三种图式更简单,只有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