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4期).docx

  • 0
  • 0
  • 约1.08千字
  • 约 4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4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郭彩婷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24期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开始时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但是,由于对多媒体的不当使用甚至滥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时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应走出信息技术使用的误区,提高教学实效。 1 信息技术的优势 1.1 生动激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现代教学媒体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于一体,有助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的只是图片和文字,应在教学中把图片、音乐、动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有学的兴趣。比如教学“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这一框时,可以播放动物在野外自由生活的画面,唤起学生的注意。在课堂气氛活跃时,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美丽颜色和无限生机的图画或影像,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的印象深刻,从心里认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理,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再如,学生对“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缺乏感性认识,笔者编辑“汶川大地震后救援活动”的录像资料,展示广大军民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风采,体现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2 调动多种感官,发挥主体作用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光听讲没有实感。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化虚为实,为学生学习提供极好的机会。 如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种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知识,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强得多,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探究造成挫折的因素时,选择录像《印尼的海啸》、图片岳飞和《满江红》、舞蹈《千手···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