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辐射下的都柏林人-《青年文学家》(2018年24期).docx

  • 0
  • 0
  • 约1.99千字
  • 约 9页
  • 2023-06-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灵光”辐射下的都柏林人-《青年文学家》(2018年24期).docx

  1. 1、本文档共9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灵光”辐射下的都柏林人 作者:夏娇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4期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 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编号:2017-ZZJH-072。 摘 要: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大量使用了精神顿悟技巧。《都柏林人》中,读者和主人公们的“顿悟”看似表现的是某一瞬间的灵光显现,但它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孤立和突如其来的感悟,而是在小说情景中由人物自身心理活动变化而酝酿和引发的。乔伊斯巧妙地在精神顿悟出现的过程中塑造人物形象,其主人公经历了从困境——逃离——幻灭——顿悟的过程,既实现了其小说艺术的创新,又能够更好地为小说的主题服务。本文以短篇《伊芙琳》为例来阐述乔伊斯是如何利用精神顿悟的过程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关键词:都柏林人;精神顿悟;伊芙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2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1914年出版。15个故事独立成篇,但彼此又衔接紧密,以童年、青少年、成年以及社会生活等人生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叙述。“生活感确实是乔伊斯作品给予读者的第一印象。”[1]《都柏林人》中,其中的每个故事都是一则戏剧,讲述一个灵魂的挫折和失败,每个故事都发生在可爱、肮脏和瘫痪的中心都柏林。人物形象永远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形象塑造永远是小说艺术创新的难题。而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乔伊斯巧妙地在精神顿悟出现的过程中塑造人物形象,其主人公经历了从困境——逃离——幻灭——顿悟的过程,既实现了其小说艺术的创新,又能够更好的为小说的主题服务。精神顿悟是作者乔伊斯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形象在精神顿悟的过程中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精神顿悟的心理学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为乔伊斯的艺术革新奠定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梦的解析使乔伊斯受益匪浅,使他终于找到了将创作视线从外部世界转向精神领域的机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成功的揭示了千百年来使人类困惑不解的精神世界的许多奥秘及人的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从而将人们对精神和意识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已经开始将他的创作视线转向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乔伊斯认真研究了威廉·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亨利·柏格森的“绵延”之说以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乔伊斯看来,人的外在世界不论表现得如何充分和确定都难以完全显现出人的内心的变化莫测,而且事实上的人的外在行为只能表现出社会习俗和道德准则所允许表现出来的那部分心灵,因此,有时人的外在行为往往和心灵背道而驰。乔伊斯透过被畸形的现代西方文明所扭曲的意识表象,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完整地表现出现代人多层次的、立体的、飘忽不定的心灵世界。为了描绘人物飘忽不定的思绪和奔腾不息的意识,乔伊斯运用了一种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精神顿悟”来展示人物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小说里的主人公都经历了在生活中不断顿悟的过程。 二、精神顿悟出现的条件 顿悟虽然是“一次突然的精神感悟启示”,但这种突然的精神感悟绝不是凭空出现,毫无依据的。顿悟的出现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困境中情感的积累。一般来说,顿悟的产生总是伴随着情感的迸发,而情感的迸发则须有情感的逐渐积累。情感积累的过程其实也是小说主题不断被展开的过程。情感积累的过程也是主人公不断受挫,心理冲突加剧的过程。无论是《阿拉比》中的少年、《死者》中的加布里埃尔、还是《伊芙琳》中的少女都经历了情感积累的过程。二是外部条件的刺激与配合,即通过某些情景或事物唤起小说中人物或读者的情感,使其茅塞顿开。当精神顿悟出现之时,故事情节达到高潮,小说主题在此得到升华。外部条件的刺激与配合对顿悟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部条件的刺激与配合也是精神顿悟产生的最后一步。情感的积累是顿悟出现的前奏,小说主题在情感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展开。外部条件的刺激是顿悟出现的助产婆,也是顿悟产生的最后一步。顿悟产生的瞬间,故事达到高潮,小说精神瘫痪的主题在此得到突显和深化。无论是读者的顿悟还是小说中主人公的顿悟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顿悟产生的过程即是小说主题发展的过程。精神顿悟产生的瞬间使小说达到高潮,突显和深化了小说主题,同时具有美的艺术效果。 三、“豁然开朗”的伊芙琳 《伊芙琳》是反映青春期第二组短篇小说的第一篇。小说女主人公伊芙琳过的是一种沉闷、单调、缺乏生趣的生活。在痛苦的现实中,她顿悟了,她要逃离!一名异国水手闯入了她的生活之中,打算带她离开都柏林去开始新的生活。但长久以来处于瘫痪状态中的心灵,令伊芙琳缺乏勇气和力量去把握似乎唾手可得的幸福。经过一番犹···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