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调节骨组织细胞自噬的展望-《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2期).docx

  • 0
  • 0
  • 约2.43千字
  • 约 19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运动调节骨组织细胞自噬的展望-《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2期).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运动调节骨组织细胞自噬的展望 作者:赵常红 李世昌 孙朋 陈祥和 徐帅 方幸 季浏 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02期 摘要:自噬是对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的消除主要代谢途径,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抗衰老的过程和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作用,同时自噬也是适应生物力学刺激的一种响应机制。通过自噬在骨组织细胞和骨代谢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运动可调节骨组织细胞的自噬。方法:回顾近年来有关在不同骨细胞类型即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的自噬作用的文献资料法。结果:通过近年文献的综述,发现骨组织细胞自噬与骨代谢、骨相关疾病有着重要的联系。结论:自噬在骨生理学、骨代谢中存在重要作用,运动作为调节自噬的一种重要方式,可能调节不同骨细胞类型自噬,进而影响骨代谢。 关键词:运动;自噬;骨细胞 中图分类号:G 804.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2-0171-06 文献标志码:A 运动调节骨代谢的作用在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运动对骨代谢的调节是通过多种途径整合的过程,例如运动调节骨组织细胞信号通路、激素分泌,从而调节骨代谢等。现在发现骨组织细胞自噬作为一种重要的途径,存在饥饿和应激状态下,对细胞内组分进行自我消化,获取养分、维持能量平衡,调节骨代谢。研究发现,骨组织细胞自噬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细胞存活。细胞质靶向降解物质包括长寿蛋白,聚集体和受损的细胞器。双膜囊泡的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后,内容物降解和循环利用。基础自噬发生在所有细胞中较低的水平,是一种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控制机制,维持正常的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此外,当遇到各种压力如饥饿、氧化应激、缺氧或感染时自噬上调,类似一种保护机制。骨是一个复杂的器官,骨的重建贯穿人的一生,有一个严密的控制机制,主要由3种细胞类型执行: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破骨细胞(Osteoclast,OC)、骨细胞(Osteocyte,OST)。研究发现这3种骨组织细胞均存在自噬,运动作为调节自噬重要的方式是否调控骨细胞自噬进而诃节骨代谢?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骨组织细胞自噬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运动调节骨组织细胞自噬进而调节骨代谢进行展望,这将成為运动调节骨代谢的一个新课题。 1.自噬的机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tin,roTOR),--fO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mTORCl复合物的一部分,包括Raptor和mLST8蛋白,作为营养和能量的传感器,是调控自噬的主要途径。 自噬体的形成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如图1所示),包括超过15个自噬相关蛋白(ATG)分层招募前自噬体结构(PAS),a在应对不同刺激如mTORCl失活,细胞自噬是通过ULKl复合物和Ⅲ类P13K复合物启动。由于局部PBP形成,与ATG9提供部分膜相关,形成一个吞噬泡。b该ATGl2共轭体系与LC3的共轭体系一样,都涉及隔离膜的伸长和关闭。自噬体融合溶酶体形成一个完整自噬溶酶体,通过水解酶降解的内容材料,释放在细胞质中代谢产物作为能源。a由ULK-1/2,ATG-13,ATG-101和FIP200组成(ULK)复合物介导启动自噬。在营养充足的条件,mTORCl通过ULK-1/2、ATGl3的磷酸化负向调节ULK复合物。在运动和饥饿刺激下,可能导致mTORCl失活,激活ULK-1,ATGl3和FIP200磷酸化,诱导自噬发生。a'ULKl的磷酸化触发多蛋白复合物的易位(Ⅲ类P13K复合体I),含Beclin-1(也被称为ATG6)、AMBRA、ATG14L、Vpsl5和Ⅲ类磷酸激酶(P13K CⅢ,也称Vps34),从细胞骨架结构到细胞自噬前体到初级自噬体的形成。磷脂酰肌醇-3(P13P),由VPS34活动产生,约束W1PI(WD重复蛋白与磷酸肌醇相互作用)效应器和ATG9一起调节自噬体形成的最初阶段,ATG9在不同区域循环,被认为是一个膜延伸脂质载体。 延伸和闭合过程需要2个泛素样蛋白复合物及相应的共轭机制和几种SNARE蛋白。b首先包括ATG7和ATGl0酶,来调节泛素样ATGl2到ATG5的共价结合ATGl2-ATG5。ATGl2-ATG5结合后再结合到ATGl6形成ATGl2-ATGS/ATGl6,是自噬体生物合成必不可少的过程,然后结合到PAS第2类泛素样系统。bl第2类泛素系统允许磷脂酰乙醇胺(PE)共轭到微管结合的轻链3(LC3),与酵母ATG8同源。初期的LC3是ATG4首先产生的,由ATG7活化,转移到ATG3缀合酶,再结合到PE。LC2-PE(LC3Ⅱ)作为自噬的标记,目前是在自噬体上完整的膜蛋白。 自噬作用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选择性的过程,但几个选择性自噬形式已经被确定。自噬受体一般出现一个泛素结合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