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用语中的谐音换字-《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5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社会用语中的谐音换字-《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5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社会用语中的谐音换字 作者:杨林 刘红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第05期 摘 要:谐音换字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广泛地运用于广告、新闻、文学等社会语体中,它让语言社会“妙趣横生”,也给语言学习者带来一些问题。文章从“谐音换字的语体、使用范围以及谐音换字的优势、劣势”四个方面分析了此种修辞手法,同时提出为了体现创作者的匠心独运,体现汉语的美,还须慎用谐音换字。 关键词:广告 修辞 社会用语 谐音换字 谐音换字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词替换原有词语、熟语中某些成分的修辞手法,它通过词面的表层语义直接表达意义,有别于谐音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往往能表达一个全新的语意内容,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因而广泛地流行于社会用语中。 一、谐音换字的常用语体 从分布的语境看,广告语体、新闻语体、文艺语体使用谐音换字最多。在广告语体中,商家为了突出产品的性能、特征往往用能代表产品属性的字、词去替换原有成语、惯用语或其他熟语中的某些字、词。例如:创维集团曾经使用的电视广告词“创维情,中国‘芯’”。用“芯”字换“心”字表明创维集团是采用中国制造的“芯片”来生产商品的,突出了国产品质。某蚊香广告词“默默无蚊的奉献”,它把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默默无闻”谐音换字与产品蚊香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让消费者在商家的幽默中轻松地记住了广告,又很好地宣传了产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衣服广告“衣衣不舍,百衣百顺”;磁化杯广告“有口皆杯,有杯无患”;啤酒广告“鲜饮为块”等等。国外广告心理学实验表明“少于六个字的广告标题,公众的记忆率为34%;而多于六个字的广告标题人们的记忆率只有13%”(孙永兰,2008)。谐音换字与产品联姻能在最短的时间、空间内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既经济又高效,因而成为广告语体中喜闻乐见的形式。 新闻语体中,新闻的标题是新闻的眼睛,面对同样的信息,能否以独特的语言形式引起读者的关注显得格外重要。谐音换字的使用让人耳目一新,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而较为常见。《解放日报》曾有一则标题“尽快解决燃煤之急”,很明显“燃煤之急”是“燃眉之急”的谐音换字。《文汇报》一则新闻标题为“谈谈爱‘才’如命”,“爱‘才’如命”是“爱财如命”的谐音换字。标题中,新闻工作者把自己要报道的新闻“缺···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