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角色及其企业活力的政府关照-《商场现代化》(2008年29期).docx

  • 0
  • 0
  • 约1.89千字
  • 约 10页
  • 2023-06-09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面子、角色及其企业活力的政府关照-《商场现代化》(2008年29期).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面子、角色及其企业活力的政府关照 作者:苏万寿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9期 按照社会学的构想,宏观社会结构可以以微观社会互动过程为基础来建立。如果以此为分析框架去审视,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社会的脸面运作过程及其模式,与更大的系统——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系统有惊人的耦合性,他们存在有相同的结构特质。如果再进一步考察,我们会看到企业系统的活力状态与政府、企业结构模式有着极强的瓜葛。因此,探寻社会表象背后的深层结构,推动政府对企业活力的关照,是本文的基本考虑。 一、面子观中呈现出来的偏正结构模型 “面子”是任何一个在中国生活的人或接触过中国人的人都能感受到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面子”的第一個元素是“脸”。 “脸”在中国的基本含义是表示一个个体(指一个行动单位,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根据(为迎合)其所处的社会圈儿而认同的做人标准, 比如道德规范等。当个体的自我形象一旦展现出来之后,自然会受到来自该个体所处社会圈儿的各种反应、议论和评估。所谓的面子,“就是人们期望自己在他人面前或公共场合受到人们的尊敬或赞颂,或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地位,借此获得自尊心的满足,感到脸面的光彩和荣耀。”它既是自尊和虚荣的混合物,又是社会地位的实力或象征。其中获得的正面自我认定在中国叫“有面子”,也就是获得良好的名声、声誉、社会赞许或感到很风光。负面的自我认定叫“没面子”,也相当于名誉扫地、无地自容、羞愧难当之类。因此,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个体的“面子”有无或大小,是根据他的“脸”的展示情况而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要获得良好的社会赞誉,他首先要看自己做得怎么样。儒家的“君子人格”和对“修身”的反复强调正是配合着这点来说的。 但事实上,这一脸面运作的理想模式,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却是很难发生的。试想,一个可以根据个体的行为表现来对其发出的正反评价或议论而无需顾及他本人的自我感受的社会,首先要假定这个社会是一个畅所欲言、直言不讳的社会。显然,如果一个社会可以容忍不同声音的存在,容许不同地位间的平等对话,或者办事不徇私情,无需看人脸色行事,那么,这个社会就无所谓面子问题,即使有面子问题也不过是角色的印象整饰问题。 现实中国社会中,其社会交往首先是建立在(至少是形式上的)和气、义气、人情、成人之美类的心理基础之上的。这意味着人们的所作所为处处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以免伤害到他人的面子 。由此,面子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总是力图要奉承对方或不得罪对方。顺应着这种心理惯性,有面子与没面子,也不再来自于个体的自我形象本身,而是来自于他人给不给该个体这个面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到了一种单边力量,一种压力或权力的存在,该力量总是竭力确保互动中的一方无论自己做得如何都要通过另一方以给满足的方式来让自己有面子。在中国社会,我们在经验上会看到,中国人往往会在结构设置和关系运作上来确保这一点的实现。如果以A和B来表示两个人,那么,在A和B这一具体的面子运作结构中,所表现出来的关系是A>B或B>A情形的不对称关系。也就是说,这面子不是自己给自己的(尽管自己从主观上可以努力去挣),而是由别人来给、来支持的,即“面子”不是通过自我人格、尊严与荣誉等自我形象树立来的,而是个体要求别人对自己尊重与顺从而得来。 从上面的研究框架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在构成上为了确保面子的维护,会形成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结构——偏正结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中,社会才能保持面子力量的单向性,既让脸面的运作尽可能朝着有利于给面子的方向发展。偏正结构作为汉语语法的一种构词方式,他的含义是修饰词语中心词所构成的特定关系。中心词可以延伸的意思有中央、中间、核心、重点、重心、中正、正中;而“偏”则表示旁边的、侧面的、不重要的、倾斜的、不正的、辅助的意思。偏正的关系在修辞上是限定于被限定的关系,偏是限定的,正是被限定的。将此语法结构用在社会结构上,也就是考察边位于中心位置的特定关系。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从角色互动上看,一旦偏正结构形成,就等于一个权威与非权威关系的建立。而中国社会的另一个假定是,权威总是(合法性地)同正确性划等号的,权威即是正确,正确即是权威。所以说肯定权威就要肯定其正确性,肯定了正确性就要肯定其权威性。总之,在这样的结构里,所谓正位的正确性要么是不容置疑的,要么其本身就得由权威者来界定,而不是由客观事实或检验来证明;如果偏位要让正位认错,那也不再是认错,而只意味着在丢他的脸或不给他面子。结果情况往往变成了即使权威者知道自己错了,也要把错的当成对···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