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细菌感染一伤寒.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缓解期(病程第3-4周) 体温波动,逐步下降 食欲渐好,腹胀逐渐消失 肿大的脾脏开始回缩 小肠病理改变仍处于溃疡期,仍有可能出现肠出血或肠穿孔。需要特别提高警惕,对饮食与活动要适当限制。 back 第三十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恢复期(病程第5周) 体温恢复正常 食欲好转 通常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 back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临床类型 轻型:发热38℃左右,全身中毒症状轻,病程较短,1-3天内可恢复健康。 普通型:具有上述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等典型的临床经过。 迁延型:起病初期表现与普通型相同,热型呈弛张热或间歇热,肝脾肿大显著。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临床类型 逍遥型 :毒血症状轻或不明显,患者常照常生活和工作而未察觉,部分患者以肠出血或肠穿孔为首发症状。 暴发型 :起病急,病情重,可出现过高热或体温不升,常并发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休克、DIC?等,如能早期诊断并积极抢救,仍可治愈。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小儿伤寒特点 症状不典型:常发生轻型和顿挫型(起病较急,近似典型伤寒表现,但在1周左右发热等症状迅速消退而痊愈。) 并发症较少 呕吐腹泻多见 肝脾肿大突出 玫瑰疹少见 白细胞计数常增多 并发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较多。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老年人伤寒特点 临床表现不典型 体温多不高 神经系心血管系统中毒症状重 易并发支气管炎和心功能不全 胃肠功能紊乱和记忆力减退 恢复慢,病死率高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复发 少数患者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复发。 原因:免可能由于治疗不彻底,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在病灶中或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再度繁殖,再次侵入血流的缘故。 多见于抗菌治疗不彻底的患者。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再燃 部分病者在病后2-3周体温开始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时,体温又再上升,持续5—7d后才回到正常,血培养在这段再发热期间可为阳性,此称为再燃。 再燃时症状加重,可能与菌血症尚未被完全控制有关。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并发症 肠出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程第2-4周。 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3%一4%,病 程第2-4周,好发于末段回肠。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病程第1-3周。内毒素所致 中毒性心肌炎:病程第2—3周,严重毒血症 中毒性肝炎:相当多见的并发症,常见于病程1-3周。 其他: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 中毒性脑病、DIC等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1.一般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减少,一般在(3-5)×109/L?之间,重者减少更为显著;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判断病情和疗效。 (2)尿:病程第2周开始可有轻度蛋白尿或少量管型。 (3)粪:在肠出血时有便血或隐血试验阳性。 (4)骨髓涂片:伤寒细胞 五. 实验室检查 第四十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2.细菌学检查 (1)血培养:是确诊伤寒的手段,病程1~2周阳性率最高达80%~90%。 (2)骨髓培养:由于骨髓中的巨噬细胞摄取病原体较多,故阳性率较血为高。 (3)粪培养:病程第3-4?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 (4)尿培养:早期常为阴性,病程3-4周阳性率约25%。 (5)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可发现带菌者。 第四十一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3.血清学检查-肥达(Widal)反应(伤寒血清凝集试验) 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对伤寒与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 对未经免疫者,“O”抗体的凝集效价在1/80及“H”抗体在1/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 通过每5-7日复检1次,观察效价动态改变,若逐渐上升,价值较大。 第四十二页,共六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肥达反应结果评价 若只有“O” 上升,而“H” 不上升,可能是发病早期 若只有“H”抗体上升而“O”抗体不增高可能是不久前患过伤寒或经预防接种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病原菌清除早,抗体效价可能不高。 沙门菌D群与A群可产生“O”与“H”抗体的交叉反应。 某些疾病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部分血培养阳性证实的伤寒病者,有假阴性结果。 肥达反应不能作为确诊的唯一依据。 第四十三页,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